上海新闻
“感谢上海的医生来看我。”6月18日下午,红军老战士王守明紧紧握住张绍增少将的双手。此前十几分钟,这位84岁的“老革命”在位于宁夏同心县预望镇南塬村的家中,接受了上海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张绍增少将为他做的身体检查。
1936年,红军西征到同心,14岁的王守明加入红四方面军的队伍当上了一名卫生员。70年后,他又回到了“医疗队”当中。所不同的是,这次迎来的是来自上海协和医院医疗工作者的关心和慰问。“我们都要救死扶伤,你们比我当年走得更远。”王守明用颤抖的声音对张绍增说道。曾作为兰州军区学科带头人的张绍增少将,将一沓钱和两只家庭保健药箱送到王守明手中:“您是老前辈,我们是给您和您的家乡送医送药送健康来的。”
检查之后,张绍增告诉记者,王守明尽管有一些老年疾病,身体还算硬朗,这让他感到很欣慰。但当地的其他患者情况却让人很痛心,“作为最基本的‘生命之源’,水在这里是稀缺资源,可想而知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并不够高。”
近一周来,“大地之爱・母亲水窖”“上海协和”医疗志愿队西部行共接诊了5000多人,其中接受张绍增诊疗的就有600多人。
让张绍增这位全军医学科学委员会专家更担心的是,干旱农村的患者们很少主动就医,几乎所有的中年男女在产生病痛时都只吃“三金片”,而不懂得如何进行积极治疗。“我们在义诊的同时,也广泛地开展医疗知识普及工作,”几天下来,张绍增的嗓子都说哑了,他告诉记者,医生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不管医疗队在不在村里,老区人民都能享受到健康而有质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