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亟待建立急诊专业独立评 审系列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14

  盛夏季节,上海各大医院的急诊医生为了诊治市民疾病而忙碌。然而每年这个时候,也是医院职称评定时期,申报职称评审因此成为急诊医生的一块心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情绪。专业发展遭遇瓶颈,已经成为急诊医生事业发展的“绊脚石”。
  新手刚刚变熟手、熟手偏偏留不住,本市多家三级医院均存在这一现象。刚毕业的新医生因经验不足,无法直接进入急诊间工作;一些有着三四年从业经历的医生却选择了辞职做医药代表或转入其他行业。原因何在?医院平均收入水平较低与急诊工作所承载压力大是原因之一,更为重要的是事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目前,上海卫生界没有专业急诊科权威组成的职称评定小组,急诊专业的职称评定未自成系列,急诊医生要晋升,往往得由专科医生组成的评审组来决定。术业有专攻,以专科领域的要求为量度,让身负“全科+急救”专业优势的急诊医生同专科医生竞争显然并不科学。许多急诊医生为了事业发展,不得不又博又精,搭上业余时间收集病例、完成实验、撰写论文。
  上海急诊医学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排除岗位轮转等因素,本市近300人的急诊医生队伍正以每年10%的速度更新。上海急诊医学学会副主任委员陆一鸣表示,要改善这一局面其实并非难事。据了解,在美国,急诊医学早在1978年就被法定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国香港,急诊医生们甚至有自己专门的进修学院;而在北京等一些城市,建立独立评审系列等举措也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上海建立急诊独立评审系列的条件也已成熟:经过近20年的积累,本市急诊专业高资历的专家已不下20名,完全可以从中选出5―10名权威人士组成专业职称评定小组;包括急诊科在内所有的专科认证制度也正在酝酿之中;而《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等专业期刊的出现已为急诊医生们科研论文提供了发表舞台。万事俱备,欠的无非是相关部门的意识这一东风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