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对知识的渴求最动人 复旦附中学生赴农民工子女学校支教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73

  70个学生挤在一间没有窗子的教室,千余人共用不足一个标准篮球场大小的操场……农民工子女学校条件之简陋与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求,牵动着复旦附中学生们的心。上学期起,复旦附中60多名学生赴育英学校义务支教,不仅给农民工子女们送去了精彩课程,更让这些长期生活在“蜜罐”中的高中生体会了一堂社会课。
  育英学校地处宝山区高境镇,多数生源是湖南籍的外来务工者子女。该校由于缺乏师资,学校音乐课、美术课、英语口语课等无法正常开展。上学期起,复旦附中60多名高中生组成11个支教小组,对口为育英学校二年级至初二年级的11个班教授兴趣课,如为三年级学生开设《趣味英语》,给六年级开设《世界风情地理》,给八年级学生开出《环球音乐讲座》等。去年11月2日起,支教队在育英开始上第一课,自此复旦附中一直派校车接送支教队上门义务服务。支教队员向全校招聘,经过层层筛选和严格培训组成。由于育英学校条件有限,只能提供黑板和粉笔,很多上音乐课的同学都自备乐器。
  虽然不少支教同学是首次讲课,但他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新鲜知识的传授,还是受到育英学校孩子们的热烈欢迎。支教小组在初二开设的是音乐课,孩子们从汪一泓那里学到了吉他发声原理,当她娴熟地弹奏出孩子们熟悉的流行歌曲时,不少人面露惊叹。袁斌骅介绍了萨克斯铜管乐,风趣的演讲引来台下阵阵欢笑。通过学英文歌学英语、趣味数学……孩子们深深着迷,学习方法更灵活,知识面得以拓展,眼界更开阔。
  受益的,不仅是育英学校的孩子们。活动组织者之一、复旦附中社会实践部成员鲍方越说,农民工子女学校艰苦的条件、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求知热情,让每一个人都深受触动。“从农民工子女学校回来之后,反观自己的生活,总是感动于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愈加珍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