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发电企业绿色竞赛争相攻城 今年700万千瓦装机要脱硫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47

  在全市发电企业的绿色竞赛中,外高桥第一发电厂抢先攻下一城。上海电力股份公司4月8日传来最新消息,外高桥一厂4号发电机组烟气脱硫装置顺利完成了168小时试运行。这意味着,该厂4台30万千瓦发电机组全部完成了脱硫改造,成为上海首家全厂摘掉“硫帽子”的大型火力发电企业。
  全厂烟气脱硫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里的4台机组每年将减少约1.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并可在高效静电除尘的基础上大幅减少烟尘排放。当然,这些机组的脱硫是逐步推进的。1号、2号机组脱硫装置于2006年初投运,3号、4号机组的脱硫装置于2006年底开工建设,上个月投运,比全市“十一五”燃煤电厂脱硫改造计划要求提前了9个月。目前,4台机组脱硫装置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全部达到设计要求,脱硫效率达到95%以上,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均符合国家标准和上海市地方标准。
  如今各大发电厂都在比拼绿色指标―――谁先脱硫,谁的减排量大。就在外高桥发电基地,当外高桥一厂率先脱去“硫帽子”的消息传出后,它的“邻居”―――外高桥二厂、外高桥三厂也不甘示弱。外高桥二厂表示,2台9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正在加紧建设安装脱硫装置。
  外高桥三厂更自豪:不久前刚刚正式投产的首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不但单机容量和技术参数在国内属最高等级,而且其脱硫装置是和电厂主体工程同步建设、同步投运的。一投产,该机组的环保指标就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每立方米排的二氧化硫实测排放量只有32毫克,仅为国家标准的16%,预计每年可减少排放2.7万吨二氧化硫。而它的同胞兄弟,外高桥三厂另一台100万千瓦机组,也将于今年年内投运,同样是衔着同步脱硫的“优生证”诞生。
  当然,电厂争相脱硫,除了社会责任,也有经济杠杆在起效。据了解,完成脱硫后的电厂有望享受上网电价补贴的优惠政策。放眼全市,前几年已经建成的宝钢电厂3台燃煤机组的脱硫设施都在稳定运行,去年又新建成了申能星火等8台燃煤机组脱硫设施,新增约100万千瓦机组脱硫能力,并有4台已经发挥减排效益。为确保今年二氧化硫减排任务,今年本市按计划将新建一批烟气脱硫工程,装机容量在700万千瓦以上。
  而一切并不止于“脱硫”。有关部门透露,当前电厂脱硫主要采用国际上较为流行的石灰石-石膏湿式脱硫法,这种脱硫法会产生大量石膏等副产品。随着电厂“脱硫潮”的来临,脱硫石膏将批量产生,要让这些石膏再物尽其用,而不是沦为引发二次污染的工业固体废物,至关重要。目前,围绕电厂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的课题已经展开,配套做法不久就将跟进。另外,继“脱硫潮”之后,电厂的脱硝工作也在酝酿之中―――在彻底脱掉二氧化硫帽子之后,沪上发电业将把目光瞄准另一空气污染元凶氮氧化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