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家用能源0.81吨,地面交通0吨,空中交通0.30吨,资源消耗0.28吨……这是一个普通上海人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清单。日前从“环保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发布会上获悉:目前我国人均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7吨,而上海人均排放量居全国前列,凸显绿色压力。
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为世界所公认,其中又以二氧化碳的排放为主要成分。我国没有碳排放量的直接监测数据,大部分的测算数据是基于能源消耗量而来。中国科学院相关专家指出,虽然我国碳排放总量处于较高水平,但从人均角度而言,不仅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而且远低于发达国家,是美国人均碳排放量的五分之一,是日本的三分之一。
根据各地区的能源消耗结构,并从中扣除非碳能源后,专家得出的结果同时表明:上海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居全国首位。人们的衣食住行,凡是需要消耗能源得到的,就相当于排放了二氧化碳,因此大城市的人均排放量普遍偏高。
最近,在上海热爱环保的青年中兴起了一种新时尚:计算个人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一家著名外企在网络上推出的免费软件“碳排放计算器”。只要在相关网站填写家庭成员人数、住房类型、住房供暖系统、个人交通习惯等数据,就可以把人们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能源、资源消耗所相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折算出来,以警示人们对遏制全球变暖负起责任。该计算显示,个人碳排放高低,与居住条件、出行工具、家用电器以及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例如:住房一项,涵盖了住房类型、供暖系统类型、是否有空心墙和屋顶保温层、是否有防风装置、空调装置、节能灯、双层玻璃窗等。如果市民的住房类型属于小房型公寓,仅有一台空调,全部使用节能灯,这就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市政府参事室赵国通指出,飞机、汽车的碳排放量非常巨大,而自行车、徒步等方式碳排放量几乎为零,建议市民多选择绿色的出行方式。
上海虽然人均碳排放水平较高,但增长率较低。专家指出,我们不用刻意减少“碳排放”,只要在生活细节上做些简单易行的改变,就可以减少能源消耗。例如,习惯随手关灯;短途旅行选择火车;在不需要继续充电时,随手从插座上拔掉充电器;开经济型汽车,注意汽车保养,等等。以日待机时间16小时计算,一台普通电脑,其关机比待机,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27吨。
如果市民参加环保活动,还可以实现碳排放的“负增长”。为引导市民在家庭中注重节能减排,上海“环保之声”志愿者联合会有关负责人透露,他们计划从今年起,开展为期三年的“环保1+1”行动,呼吁市民“加入一个环保组织、参加一项环保行动、推荐身边一位朋友加入环保队伍”。今年“环保1+1”行动,主要开展网络环保民意普查、以牛奶盒为主的包装垃圾回收“绿箱子”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