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提高公开性和透明度 上海人大:以民为本办实事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06

  来自人民的权力,至高至重;面对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为民办实事的心,至真至切。从支持抗震救灾、促进世博会筹办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考验,从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立法等事关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工作,到居委会建设、公交车站设置等老百姓关心的民生细节和社会热点,都有上海新一届人大积极、深入履行职责的身影。
  提升法治化水平
  2月23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对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法规草案进行初审。从前期调研开始,这项地方性条例的立法进程就备受各界关注,法规草案从起草到审议都充分吸纳代表和群众的意见,体现了常委会立法的科学、民主。
  纵观本届上海人大推出的五年立法规划,70个项目大多聚焦经济和社会领域,其中包括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住宅物业管理、促进就业等一批关系发展和民生的重点项目;设立立法资源库,储备141个项目,根据形势变化和条件成熟情况实行滚动式动态管理。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规定,明确政府部门在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发展电子签名认证、保护交易安全等方面的职责;制定保护电力设施和维护用电秩序规定,明确了执法主体和具体执法手段,使违法用电行为的查处工作落到实处。
  此外,上海市人大还制定了有关房地产登记、实施义务教育法、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等法规;面对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启动了节约能源条例的修订工作,今年还将适时开展有关建筑节能的地方立法工作。
  为破解举办世博会面临的“软件难题”,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还通过了关于促进和保障世博会筹备和举办工作的决定,审议了志愿服务条例草案,致力于提升市民文明程度。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两次听取政府援建情况的报告,及时批准政府提出的有关都江堰灾后重建资金的预算调整方案,开展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的调研,对上海建立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支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推动相关部门提高公共资金使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为推进社会法治化进程,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还对62个政府部门开展了行政许可法执法监督。
  解决民生落在实处
  上海市人大内司委、财经委、教科文卫委、城建环保委、侨民宗委等已分别将2009年度工作项目汇总,法工委也提供了年度立法规划,日前,上海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常委会2009年度工作要点,一批民生立法项目和重点监督项目列其中。春节过后,上海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集中精力,分别对今年1月底召开的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相关代表书面意见进行梳理,教科文卫委将代表普遍关心的学前教育资源紧缺、拓宽就业渠道、缩小教育卫生城乡差距等意见充实调整到今年乃至长期的工作计划中。
  为让代表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手”,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开展代表培训,为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做好服务工作,并加大对代表书面意见的督办力度。今年上海正式将人大代表书面意见办理答复结果由5项调整为4项,取消“难以解决”项,答复“正在解决”的必须在一年内有实质性进展。
  心头最重是民生。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说,上海繁荣稳定和人民生活幸福,就是最大的民生。一年多来,上海市人大组织对职业教育、居委会建设、世博会筹办、劳动合同法实施情况、中医药发展、社区卫生事业改革、郊区“三废”治理等人们关注热点进行了针对性的专题调研,促进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和突出矛盾。
  上海市人大展开的系列监督工作不仅深入基层,更突出聚焦百姓的急、难、愁。去年针对“公交优先”战略落实情况展开的专项监督中,上海市人大征集了17000多人次的意见,推动解决了桃浦地区公交配套,普陀区莲花公寓公交768路车况差、等候时间长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建立专项工作监督小组,在相关区政府大力支持下,一年来推动解决1200多平方米侨房落政问题。
  金融危机发生后,上海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针对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进行深入调研,提出了研究生扩招、增加专升本招生、推广职业见习制度、制定世博人才专项培训计划等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已加以研究并推出相关举措。
  “民意直通车”更顺畅
  老百姓最希望人大监督哪些内容?去年12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发出公告,向社会公开征集2009年度市人大常委会建议监督事项,对以“一村民”、“一居民”等名义提出的建议也认真对待。
  今年上海市人代会前夕,针对近期经济形势,部分人大代表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后提出:应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来推动经济增长。这一意见被充分采纳。上海市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刘茜研究员说:“有关科技创新的内容原本分散在征求意见稿的多个部分,后来韩正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原来的5部分调整为6部分,科技创新被作为一个专门部分着重提出。”
  面对一些复杂问题,上海市人大不仅敢于啃硬骨头,还立下规矩:涉及重大利益调整的法规草案均公开听证,凡是与人民群众相关的法规草案都要向社会公布。在《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新增的“引摊入市”条款和罚款尺度调整中,在《上海市房地产登记条例(草案)》保护承重墙条款设计等立法环节中,都有老百姓的智慧。
  “我们也是老百姓。”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指出,应当学会并习惯在媒体和群众的关注下工作,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提高公开性和透明度是一帖‘灵丹妙药’。”
  去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加强市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若干意见(试行)》,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市人大代表基本做到了“全覆盖”;将代表书面意见的办理答复情况如实印发全体代表,主动接受代表监督;开通区县视频会场、与网民和听众互动交流等,还邀请市民代表和记者走进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厅“零距离”旁听。
  在日前召开的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旁听市民代表之一、上海海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大四学生魏晓茜说:“在火热的会场中,我感到人大、政府和我们大学生、和普通群众紧密相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