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草案六月出炉
4月3日正式启动的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编制工作,创下了很多新记录:第一次为立法规划编制专门召开全市性会议,第一次向社会各界发放立法建议征集表,第一次通过网络向百姓征求立法建议……诸多创新举措的推出,预示着人大立法的大门进一步向群众敞开,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步伐正越迈越坚实。
立法项目重点:基本、急需、成熟
2008年是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任期的第一年。按照市委要求以及本年度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要点,研究制定今后五年的上海地方立法规划,是今年要重点完成的一项立法工作任务。
据悉,市人大常委会对立法规划进行编制,自1995年开始进行以来已是第四次。在吸取前三次编制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今年首次专门召开全市性工作会议进行布置,旨在从立法工作的源头抓紧抓好,公开征集立法建议,避免“闭门造规划”,凸显了本届市人大常委会对立法工作的重视和开门立法的决心。
编制上海地方立法规划,确定一批符合上海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立法项目,对推动今后一段时期上海的发展尤为重要。据介绍,本次编制五年立法规划,把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基本的、急需的、条件比较成熟的立法项目列为立法规划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力求以提高地方立法质量为核心,立足于长效管理需要和解决实际问题,合理配置地方立法资源,体现上海地方特色。
征求立法建议:会上、纸上、网上
开门立法,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对五年立法规划贴近社会发展和群众的实际需要,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本次五年立法规划编制的起草,除以往一直参加的市人大各委员会和有关工作部门、市政府有关部门外,还将向市高级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区县人大、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市社科院、市法学会、市律师协会等各界和市人大代表广泛征求意见。一份特制的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2008-2012年)立项建议征集表,也于昨天分发到相关人士手中。建议制定或修改的法规名称,需要通过立法解决的问题等,都可以通过表格予以反映。
为了更好地倾听民意,本次立法规划制定还搭上了网络直通车,在“上海人大公众网”(www.spcsc.sh.cn)发布征集立法建议信息,第一时间了解并吸收广大百姓的所思所想。
此次立法规划编制,还将视野拓展到了长三角。据介绍,在规划征求意见阶段,拟召开长三角法制部门立法规划项目通气会,共同研究立法项目同步规划的可行性,以进一步加强长三角两省一市在立法上的合作。
编制规划过程:筛选、调研、论证
科学、合理、可行的立法规划,是地方立法有序进行的基本前提。据悉,本月下旬,在汇集各方提出的立法建议后,市人大法工委将进行首次筛选,形成初步立法项目框架。届时还将召开各种形式的立项论证会、座谈会,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等各方面的意见。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还将与各专门委员会、市政府法制办分工进行立项论证,共同研究和协调立法规划项目,形成立法规划草案初稿。
五年立法规划草案,将于今年6月份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