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海事法官巧破僵局 三年死结一朝得解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30

  “三年多了,早就不指望了,没想到钱竟然追回来了!”看着上海海事法院法官周刚将9.9万元执行款打入公司账户,全华物流公司的陈德林连声道谢。除了他,青浦大盈肉禽厂和加拿大客商刘女士也由衷感谢:多亏海事法官们,才令这起一拖三年屡陷僵局的执行案起死回生。
  三年多前,中加冷冻食品公司租下大盈厂房,又委托全华物流运送一批设备,打算开工生产。不料设备运到后,中加老板却“人间蒸发”。眼看垫付的税款和货运代理费21万多元要打水漂,全华公司委托员工陈德林向上海海事法院起诉。官司赢了,可欠款无处索要,唯一的希望就是被法院查封在肉禽厂的这批设备。
  接到全华的执行申请后,法官周刚立即展开调查:设备评估价仅8.6万元,根本不足以偿还全华公司债务,何况还得支付相关费用及肉禽厂租金。“这在法律上叫做‘无益拍卖’。”周刚把账给全华公司一算,对方傻了眼。案件依法中止执行。
  转眼到了去年秋天,上海海事法院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全华案我一直惦记着,总觉得不能就这么半途而废。”周刚决定寻找破题新思路。
  经过沟通,全华物流作出让步:“只要肉禽厂拿5万元,我们就向法院申请解封,设备随他们处置。”为了解肉禽厂态度,周刚一行赶到青浦。眼前一幕让他们大吃一惊:仓库封条不翼而飞,厂房已经打扫,俨然开工情形。
  原来,外商刘女士擅自动用了这批设备,并称打算在此办一家肉类冷冻公司。法官却从中看到了打破执行僵局的一步:若刘女士出资接盘,全华和肉禽厂各作让步,这盘“死棋”不就有望走活了吗?此后三四个月,周刚在全华、肉禽厂和刘女士之间积极协调,光青浦就跑了七八趟。
  经过不懈努力,这起纠缠3年的“死案”终于柳暗花明,相关各方达成协议并于日前履行完毕:肉禽厂免除中加公司拖欠的租金;刘女士续租场地,出资10万元买下机器设备;全华物流公司拿到了这10万元中的9.9万元,自愿放弃其余欠款;评估公司则只按最低标准收取1000元评估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