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因金融危机来临而“寒意”更甚的古典音乐市场,却凸显一抹亮色。近日来自上交的一组数据表明,该团以50元、100元、150元三档票价力推的12场“乐生活”系列交响音乐会,截至去年底的平均上座率达到90%以上,最高几场甚至达到百分之百。这不仅在沪上古典乐界罕见,在全国交响乐演出市场也非常少有。春节过后,上交将新一年“乐生活”的场次增加50%,达到18场。“提高品质并降低市民欣赏音乐的成本,其结果是乐团、观众双赢。”团长陈光宪如是说。
观众喜见货真价廉
今年初,上交对观众进行了大范围调研。结果显示,乐迷选择“乐生活”系列音乐会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票价适中。沪上交响乐团的演出票价大多集中在300元至500元间。而“乐生活”系列这样的非公益普及型演出,定位50元、100元、150元,花费相当于一般音乐会三分之一不到。
另一原因是货真价廉。观众李小姐一口气买了五场“乐生活”音乐会的套票。她告诉记者,孩子在学琴,家人又都喜欢音乐,但市面上出现的一些疑似“李鬼”的所谓国外名团,票价高不说,拼拼凑凑的杂牌阵容水平实在让人愤懑。与之相比,本土名团的“乐生活”系列每场演出都是80人的正规编制大乐队,请来越来越多外国指挥、独奏家加盟,阵容都有案可查。这样的演出卖的还是低价,当然更有吸引力。
乐团让价票收不降
对非普及型演出大胆进行“折让”,乐团效益如何?上交相关方面表示,只要演出保持优良品质,票价降并不一定带来票收降。
不少交响乐演出动辄数百元的高票价,其实少人问津。如今票价降低到大多数乐迷乐于承受,而且演出提供的绝不是普及型的交响熟曲。外国名家、首演佳作、大师回顾专场等丰富选题,让剧场再现爆棚。低价“乐生活”系列运作得好,票收甚至可优于平常价位的演出,其良好的社会效应又引来赞助商。去年,浦发银行就成为合作方,今年再度与上交握手,并促成今年对“乐生活”再度扩容,使降低演出成本、让利观众更有保证。
新年增演出升服务
“乐生活”音乐会的忠实粉丝中不乏挑剔乐迷。上交营销宣传部门的方小姐告诉记者,去年10月的“肖邦与一千零一夜的诗情神话”音乐会现场,有资深乐迷带着乐谱来给肖邦钢琴比赛金奖得主钢琴家凯文・肯纳“挑刺”。乐迷希望上海这一特别的音乐会系列越办越精彩。
2009年的18场“乐生活”固定于上海音乐厅举行。上半年9场演出中,钢琴大家陈宏宽、指挥名家佐尔曼、钢琴家帕斯卡・罗热与阿米・罗热夫妇、爵士钢琴家小曾根真等都将莅临,最让人期待的则是格林卡奖获得者、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弗拉基米尔・费多谢耶夫与上交的首次合作。今年“乐生活”在服务上也进行升级,目前已开通24小时节目查询热线“12580”,并即将开通网购和在线支付功能,给观众更多购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