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一向都是医院给患者看病,如今却将社区居民代表和住院病人请来给自己“把脉”。8月17日下午,31名社区居民代表、社会监督员及病人代表走进上海浦南医院,充当“啄木鸟”为医院挑刺,并对症开出整改“处方”。
退休前曾在街道医院担任医院管理工作的火箭女士,经居民选举推荐4年前当上医院专职监督员。65岁的火箭女士告诉记者说,无论刮风下雨还是节假日,她每天都要不定时地到医院各处转转,用专业眼光审视医疗各环节。
8月17日,这位专职“啄木鸟”毫不留情地指出,该院急诊室运送病人的平推车太少了,而且由于没有抢救病人、危重病人专用车,一旦遇到急救病人到达相对集中,就不得不土法上马用人抬肩扛,这在一定程度上贻误了抢救时间。她建议,医院在目前10辆平推车的基础上,尽快增加平推车数量。同时,尽快增设抢救病人、危重病人专用车,以确保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
临沂二村二居委党总支书记范越萍,反映了就医中的具体难题。他说,今年入夏以来,特别是高温时节,到医院门诊输液的病人相对较为集中。每天早晨尤其是医护人员交接班时,输液病人往往要等上近半个小时。他建议,医院根据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就医的习惯,加强晨间开诊时的医疗力量,缓解就医早高峰。
短短三个多小时座谈会,31名“啄木鸟”就提出了近40条意见和建议。该院党政领导当即表示,这些建议将在近期内逐条落实,并将整改情况告知“啄木鸟”。
据了解,请社区居民和病人为医院“把脉”是该院在前一阶段医院内部开展的“找差距”的基础上,开门搞教育的又一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