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120名上海市民走进上海市月饼生产企业零距离观看第一批月饼出炉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61

  中秋未到,月饼先“热”。赶在第一波中秋月饼出炉之际,8月16日上午9时30分,在松江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组织下,120名市民走进新雅食品有限公司和功德林食品厂,亲眼看一看吃了几十年的广式、苏式月饼究竟是如何出炉的。
  
市民―――就想亲眼看月饼生产
  
家住荣乐一村的赵女士一早就赶到市民集中点。她告诉记者,每年中秋节都要吃月饼,前几年吃月饼时竟然吃到过苍蝇。因此,月饼质量一直是全家人关心的焦点。
  赵女士说:“有机会进入月饼生产车间,我就报了名。我就想亲眼看看月饼的生产全过程,月饼究竟安全不安全。”
  
广式月饼―――流水线上一次成型
  
在新雅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4条日本引进的月饼生产流水线正开足马力生产。“借助先进的流水线,广式月饼从投料、包料、摆盘、烘烤各个环节全部由机器完成,”企业产品质量监控人员王师傅告诉前来参观的市民,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人员交叉污染,确保月饼的卫生安全。
  “那么,月饼的馅料如何控制质量呢?”市民沈女士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于是,记者又随工作人员来到一旁的蓉沙车间。在这里,12个大锅热气腾腾,豆沙、莲蓉、椰蓉、五仁等月饼馅料正现炒现做。王师傅告诉市民,新雅月饼的几个王牌品种都是自己现做馅料。从8月1日开炉以来,现在正是月饼生产的预热期;到8月下旬,月饼生产销售将进入高峰。整个生产过程中,新雅主要根据订单生产,以避免月饼积压。
  
苏式月饼―――皮子馅料一一过秤
  
在功德林月饼生产车间,市民们看到了另外一幅生产场景。由于苏式月饼无法流水线生产,功德林月饼全部由手工包成,对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净素月饼重量一致,每只月饼的馅料和皮子要一一过秤。
  “馅料55克,皮子28克”,正在称重的高师傅告诉记者,这样烘烤出来的月饼可确保整齐划一,堪与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月饼媲美。
  
松江质监局―――让市民眼见为实
  
近两年,上海的月饼销售额每年均以两位数增长。2003年月饼产量为1.2万吨,销售额9亿元;2004年全年产量突破1.2万吨,销售额约11亿元。预计今秋上海月饼产量将达到1.5万吨左右,市场销售额将突破12亿元。
  松江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表示,今年是上海取消月饼生产许可证后的第二年,月饼质量尤其受到关注。现在很多消费者购买月饼时,往往跟着广告走。我们认为,让市民亲眼看一看食品生产现场,有助于唤醒市民的质量意识和维权意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