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带有实战背景的攻潜演练正在紧张进行,就在某舰官兵发现目标,实施拿捕时,舰艇突然出现故障……这是在演练,如果是打仗怎么办?近年来,驻沪海军某保障基地积极探索现代海战的保障新路,确保舰艇编队海上训练、海上演习等重大任务的顺利进行,多次受到上级的通报表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舵是潜艇的“方向盘”,在茫茫大海深处航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但某型舵检修保障技术复杂、程序多、时间长,一线保障人员通过科技攻关,一面向上级申请科研项目,一面向上海交通大学和有关科研院所求教,终于研制成功《某型舵测试平台》,并在实际保障中经受检验。
去年6月,正在海上参加联合演习的某新型潜艇出现故障,计划第二天举行的演习任务将无法执行。基地闻讯,马上与海军工程大学取得联系,将技术人员和有关零部件空运至现场,使故障得到及时修复,确保演习按时进行。据此,他们提出:应招式维修要向靠前式保障跨越。他们主动到舰艇部队调研,发动技术骨干献计献策,对13个课题进行攻关后,主动与国内100多家工厂、院校、科研所联系,形成立足自修、伴随保障、后方依托、兄弟单位支援的装备保障网络。这一靠前式的保障模式给装备保障带来了新气象,几年来,辖区舰艇相关设备故障减少了32%以上,故障的及时修复率达100%。
海上保障所需要器材成千上万,他们组织人员攻关,查阅大量资料,进行上百次试验论证,建立了装备器材软件系统,登记了全国80多个供应点的信息,对器材实行信息化管理。只要鼠标一点,基地所有器材一目了然,一旦某舰出现故障,就可实施紧急援助,实现快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