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7月份以来,申城酷暑难熬。但在灼灼烈日下,申城市民时时感受着阵阵清凉。因为各区县党委、政府,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发,实实在在地为他们排忧解难。
难事想在前面
卢湾区瑞金二路老房子里的居民今年可以安心孵空调了。这一带有1800多幢老房子,电线老化不堪重负。前两年,一到夏天就频频短路甚至发生火警,居民们开空调总是提心吊胆。今年夏天未到,区政府已经想到了居民的难处,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了8600多户人家的电线更换工程。
黄浦区也早有安排,贫困家庭和孤寡老人是关心的重点。6月份以来,区干部挨家挨户给1600多户人家送去了电风扇、绿豆、草席等,并在每个街道建起“避暑站”,里面空调凉风习习,专向社区老年人开放。
家住上钢三村的赵彩源阿姨今夏特别高兴,他们住的是上世纪60年代造的工房,3户人家合用一个卫生间,非常不便。浦东新区政府筹资对他们那里实施改造,现在10幢居民楼的改造已完成,赵阿姨能在独用卫生间痛痛快快洗澡了。
小事放在心上
7月上旬,虹口区新港街道自建新村的一封居民来信引起虹口区政府注意。居民反映,他们那里的自来水小得像眼泪水。区领导立即与街道联系要求解决问题。街道垫付了所有经费,为32户居民更换水管。
家住徐汇的居民每天清晨出门可能注意到了一个小细节:马路上干干净净,让人备感清新。原来,为了尽量减少道路粉尘,降低路面温度,徐汇区出动了所有的洒水车,每天中午、下午将区域内200多条马路统统洒个遍;而每天深夜,9辆高压水车又将路面粉尘统统冲洗掉了。
“小事”也牵动着长宁区区领导的心。7月27日长宁区专门开设了62120525“消夏为民热线”。当天上午,新渔路142号居民反映他们大楼楼顶水箱漏水。10分钟后,区房地局就接到了抢修电话;1个小时后抢修人员赶到现场,10时15分抢修结束。到昨天为止,热线已受理居民来电200多个,其中大部分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急事一定快办
急,急,急!杨浦区社会福利院东海楼在连续高温下告急!这幢楼建于18年前,4人一间的经济房没有装空调。连日高温让200多位老人寝食难安。7月26日上午,区领导来福利院调研,电力部门道出了困难:用电扩容、安装变电站,没有50万元拿不下啊!区领导马上表态:经费由区里落实。结果短短4天,变电站就安装完毕,东海楼的49个房间全部装上空调。
普陀区陈老伯家住中山北路一动迁基地,一家6口3人残疾。为了避暑,家里有人不得不到桥洞过夜。为了解决这户特殊人家的困难,区里急事急办,与动迁组协调,把陈老伯一家安置到了古浪路60多平方米的二室一厅内,解了他们燃眉之急。
这样的故事在其他区县还有很多很多。这个夏天,申城百姓就是通过那一件件小事、实事,感受到了酷暑里的阵阵清凉,体会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真切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