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尽管不断爆发出零收益、负收益和展期等负面消息,但2008年银行理财产品总体表现优良。到期的2773款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52%,高于定期存款利率、CPI涨幅和上证指数的表现,其中最高收益率为30%。零收益、负收益产品仅34款,占到期产品1.23%。在2月21日召开的“2009第一届中国财富与资产管理论坛”上,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发布了《2008年银行理财产品评价报告》。
据理财产品中心统计,2008年56家商业银行共发行4456款理财产品。在理财产品发行主体上,依然没有打破“中资银行重数、外资银行重质”的格局,中资银行产品表现为低风险低收益,外资银行产品呈现高风险高收益特征。中资银行除在2008年初发售了部分打新股和股票挂钩结构类产品外,后期鲜有结构类产品的发售,部分月份甚至创下结构类产品“零发行”纪录。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主任殷剑峰认为,2008年零收益、负收益理财产品能控制在1.23%,是结构类理财产品两个创新的结果,一是增设了保息条款和止损条款,二是浮动参数的设计。据他分析,止损和保本机制将是2009年银行理财市场风险控制的主要设计方式。
“2009第一届中国财富与资产管理论坛”是由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共同指导,东方财富网和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以“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财富与资产管理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副市长屠光绍致开幕辞,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等专家学者发表了专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