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湿地凸显生态效应 上海之“肾”活力充沛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09


  3000平方公里的申城之“肾”活力充沛。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新近为上海所做的“肾功能检查”显示:长江口区八大湿地每年净化面源污水18.8亿吨,恰好与本市一年的污水排放总量相当。这意味着,把守申城入海大门的八大“肾”区,共同构建了一家庞大的天然污水处理厂,其生态效益远远超出人类对其开发利用而可能获得的经济收益。
  这项特殊“体检”名为“上海滩涂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被评估的八大湿地为长江口北部、崇明东滩、横沙东滩、九段沙、南汇边滩、崇明西滩、长兴岛和吴淞口。主持该项评估的陆健健教授说,在农田、草地、森林、河流湖泊等各类生态系统中,湿地的生态效应高居榜首,每万顷湿地可创造生态效益1.5万美元,全球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达10万亿美元/年。
  以地处长江口最外围的九段沙为例,成陆只有50年,面积已达520平方公里,是多种资源的“聚宝盆”。岛上小天鹅翩翩飞舞,凤鲚、鲈鱼悠哉游哉,这里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中华绒螯蟹、中华鲟、鳗鲡等重要渔业资源的产卵场、苗场和栖息地。据统计,整块湿地共有鸟类100多种、鱼类167种、浮游动物105种、浮游植物126种。
  作为我国大河入海口极难得的原生态湿地,九段沙不仅是申城之“肾”,还是阻挡赤潮、海啸、龙卷风、海水倒灌等侵袭的安全屏障,这块“上海最后的处女地”因此而受到专家学者的特别关注。7年前,陆健健和同事们开始在九段沙1350亩湿地上种青促淤,如今这块区域足足增长了4倍。此次评估中的发现则更令他们惊奇――九段沙正以每年127.3公顷的速度向外扩张,一年可净化污水7亿吨。
  上海的湿地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尽管九段沙蕴藏着丰厚的经济效益,市政府却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决定继续保持其原生态,今年又申报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市科委已将“九段沙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技术及其效应研究”列为本年度重大项目,首期投入经费1000万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