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帮扶续写军民鱼水情新篇 上海军医在西吉“长征”
宁夏西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01年6月底,上海长征医院与西吉县人民医院签订了5年对口帮扶协议,每年派出数名医生,七八两个月在西吉帮扶,今年已是第5批。
帮扶以来,长征医院捐资捐物捐设备总价值达到160万元;派出19位各科专家赴西吉传帮带,累计接诊近万人次,做手术760例,讲座403次,帮助开拓新技术、新业务37项;安排对方19名业务骨干赴上海进修。
上海长征医院第五批赴西吉帮扶的医疗队员个个拉肚子,已经一个多月了,4名队员每人都瘦了10斤左右。但他们“轻伤不下火线”……
近日,长征医院政委陈锦华大校率领由专家和干部组成的慰问小分队赴西吉,看望医疗队员,同时给西吉人民送医上门。
名医送上两台手术
时间:8月4日上午9时。
地点:西吉县人民医院简陋手术室。
两台“不对称”的现场手术教学正在这里进行―――授课者是赫赫有名的长征医院普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强和骨科专家陈德玉教授,听课人是西吉县人民医院只有大中专文凭的10多位医生和护士。
“等候上海医生已经2年多,今天总算轮到我了。”超出常人体重近一倍的马老太太告诉记者,她患的是胆囊结石。当地医生对这位硕肥患者束手无策。
“手术解剖层次要清楚,止血要彻底,小心不要伤着临近的肠管……”手术开始后,王强教授一直在提示关键点。手术用了40分钟。对于这台“不对称”的教学,王教授坦言,“与给博士生授课不同,今天我尽量少从理论上阐述,多讲些操作要点。”
隔壁一台腰椎管狭窄手术也在11时成功完成。西吉县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生杨满怀激动地对记者说:“太难得了!陈德玉教授用我们听得懂的词汇,看得明的手势,释疑了我们心中多年的医学难题。”
就在两位专家进行手术的同时,陈锦华政委及慰问小分队成员,带着营养品到各个病房看望病人。当陈政委将10万元专项帮扶款递到西吉县人民医院卢锦忠院长手中时,这位西部汉子憨厚地说了一句:“我们忘不了你们!”
“我能做腰椎后路手术”
“我能做腰椎后路手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颈椎后路侧块镙钉手术……”西吉县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生杨满怀对自己的医术颇为自信。
“帮扶之前你敢说这样的话吗?”在一旁的卢锦忠院长笑着反问道。“不敢。”杨满怀说,原先医院只做一些传统的骨折复位等手术,技术只达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材料还在用早已过时了的葫芦钢板。自从2001年长征医院帮扶西吉县人民医院后,5年不到的时间跨越了30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年,杨满怀和另一位同事幸运地被选送长征医院实习,他师从贾连顺、吴海山、苟三怀等大师。一个只有大专医学文凭的小县城医生,竟然能够得到国内著名骨科大师亲自点拨,军队医院将“天方夜谭”演绎成了美好的现实!
据了解,全国各医院申请到长征医院实习的报告堆得几尺高,少则也要等上5年以上。然而,对西部贫困地区的同行,长征医院给予了特别的关爱。
西吉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从无到有,同样记录了子弟兵的爱民情结。
2003年年7月,长征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倪武来西吉传帮带。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筹建感染科,长征医院捐助的价值60多万元的PCR及时运到。从机器的安装、调试,到医务人员的培训,倪武忙了两个月。长征医院还额外给感染科两个实习名额。
在蔡雄、倪武、张瑞祺等专家教授的鼎力支持下,西吉县人民医院感染科现在已经能完成常见传染病的治疗。当地群众看病难得到进一步缓解。
卢院长告诉记者,长征医院通过人才集中培养、学科管理建设、设备资金投入等途径,为西吉县人民医院填补了5项空白,即:建立了医疗急救中心、开展了腹腔镜下手术、建成了规范的感染科、PCR基因扩增定性定量测定得到应用、推行脊柱外科手术。
县医生薪水可比县长
在西吉县人民医院采访时,当天该院发工资,急救科主治医生张永田告诉记者,他这个月拿到1700多元工资、400多元奖金,两项加起来相当于当地县长的薪水。
“帮扶之前,我的工资加奖金一个月只有五六百元。”张永田的表情中充满了对子弟兵的感激之情。一位叫张珍的医生说,每个月发工资他都会想起长征医院的医生,是他们改变了过去医院业务量不足,床位空闲的状况。
西吉县人民医院办公室主任李军义介绍说,医院每年都在推出新技术、新业务。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腹腔镜下胆囊摘除、微创腰椎间盘摘除,人工股骨头置换、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等,一个个项目从无到有,无不凝聚子弟兵的心血。以前,许多科室床位使用率不足30%,有些科室甚至常年空着;现在各科床位使用率大多达到80%以上,有些科室经常保持100%。医院业务年收入从帮带前的500万元猛增至如今的1300万元。
这下来了4名医学博士
46万西吉回汉人民从每年年首就盼着亲人解放军到来;而每批医疗队在当地都留下了许多感人故事。
首批医疗队员郭昌星将患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年轻回族妇女马静芳,从死亡线上拖回来。第二批医疗队员丁国善针对当地肝包虫高发,大胆采用肝叶部分切除术,取得成功。第三批医疗队员朱煌为67例白内障患者带来了光明。第四批医疗队员石昭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
今年7月1日,第五批医疗队赴西吉,共来了4人,都是医学博士。记者采访他们时,看到他们又黑又瘦,原来4个人都拉肚子。生活上的不习惯没有影响他们支援西部的热情。
说起吴建,回族马老汉连连说“神医!”马老汉一家四口人都患严重的鼻窦炎,鼻子呼吸功能丧失,痛苦不堪。那天,吴建四台手术连续做,非常成功。郑向民是队里唯一的女性,接到赴西吉通知时,家里正好装修房子,地板已经铺了一半。到了西吉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她已经做了20多例手术,还肩负着传帮带的任务,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提到张家友和吴宇黎,卢锦忠院长也是说不完的赞美。
对口帮扶任务即将完成。陈锦华政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任务完成,扶贫不止。西吉群众有困难我们还会帮助他们。长征医院将鼓励更多的青年军医到老少边穷地区,续写‘军民鱼水情’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