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在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大赛中上海小学生夺冠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99

  鲜花和掌声,献给刚获世界冠军的小学生们。6月4日晚6时,宝山路小学和重庆北路小学两支头脑奥林匹克大赛冠军队员从美国载誉归来,受到热烈欢迎。
  
  世界赛场展身手
  
  这两支队伍,都是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宝山路小学的参赛作品《花车巡展》,运用小电机和圆盘定位,将“鲤鱼跳龙门”变幻成“美丽的森林”,再配合橡皮筋弹性、插销变化,变出“飞天列车”让火箭升空。裁判对此竖起了大拇指。重庆北路小学则用环保材料做出憨态可掬的小熊猫,再让磁铁把它吸到指定位置,让不少评委眼前一亮。参赛选手还吹出富有中国民族风情的笛声,更是得了不少印象分。最终,两支队伍获得小学组冠军。
  
  没有标准答案的课堂
  
  这种充满想象的创造力如何炼成?宝山路小学孙方晨同学说,这源于学校平时的“头脑体操”课对思维的开拓训练。宝山路小学把头脑奥林匹克大赛内容作为校本课程,全体同学每周都要上。这是一门课堂“最不像样子”的课,课上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大家可以天马行空地大胆去想,老师还鼓励大家激烈争论。
  第荣珠老师告诉笔者,这是门动手、动脑结合的课,课上还鼓励学生自编自演,用小品形式表现课程内容,剪纸、化妆……孩子多方面的潜能由此被开发出来。
  在重庆北路小学和宝山路小学,这种创造力教育是一项“全民参与”的活动。闸北区教育局副局长顾筱璞认为,应该从小在孩子心目中播下科学的种子,让他领略到科学是有趣的、快乐的。种子播得越多,选拔出来的质量也就越高,获得冠军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呼唤有创意的老师
  
  要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老师首先要有创新能力。第老师说,她一开始不知该如何启发孩子。记得当时让学生想象三根棒能组成什么,很多同学去查字典,给出一批“三”字成语,让她又可笑又可气。后来她多角度打开自己的思路,从网上找材料,到街头观察,找同事朋友请教,准备了十几类三角形启发学生。孩子们在她的引导下,突破平面化思维框架,创意源源不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