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申城今年入汛天气“变脸”多 专家指出四个不一样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49


  上海天气“变脸”多。市气象局局长盛家荣8月3日在防汛防台座谈会上,对今年入汛以来的气候特点,道出了四个与往年的“不一样”。盛家荣还预报:明天开始,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又趋增强,本市又将有一段晴热高温天气;8月中下旬,本市可能会受到热带风暴或台风的影响。
  
梅雨少见雨
台风早光顾
  自6月1日入汛以来,上海相继出现了暴雨、强对流、高温等灾害性天气。长江中下游梅雨带6月15日形成,上海进入梅雨期,入梅时间尚属正常。入梅后,本市过程性降水特点比较明显,多晴雨相间天气。整个6月份累计降水量仅153毫米,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少二成。
  7月初,受7号强热带风暴“蒲公英”影响,使得原影响江南地区的副热带高压一度减弱,大气环流发生了季节性的偏差,本市出现了一段间歇性天气。尤其从7月5日至11日,仅有3次降雨,雨量仅为4.1毫米,这在往年的梅雨季节是不多见的。经统计,上海今年梅雨历时31天,出梅比往年偏晚8天,梅雨量为206.9毫米,约为常年八成。
  按惯例,台风多在8月光临上海,但今年在7月初就光顾了。7月3日受“蒲公英”影响,本市崇明、宝山、嘉定和青浦东部等地普遍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崇明跃进农场当天8点到17点40分累计雨量达126毫米。市区普遍下了大雨,并伴有7-8级大风,刚进入7月,本市就遭到强热带风暴影响,与往年相比稍显偏早。
 
 高温天数多
强对流太“顽皮”
  7月16日出梅后,上海受强大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持续高温天气。7月16日至31日,除7月27日最高气温为34.7摄氏度外,其它各日最高气温都在35摄氏度以上,其中7月24日最高气温达38摄氏度,为今年气温的最高值。截至上月末,本市今年的高温累计天数已达19天,是常年同期的两倍多。
  今年的强对流又特别“顽皮”。据统计,上海每年平均发生强对流天气约为15次,而今年到目前为止,就已出现了12次,尤以7月12日的强对流天气影响最为严重。当天本市自西南向东北普遍遭到强对流天气袭击,强度大、范围广、破坏力强,为近30年来所罕见。
  经气象专家认定,7月12日的气象灾害由“飑线”引起。1975年5月30日傍晚,也有一次强飑线袭击上海,造成6人死亡,30多人受伤,农田损失极为严重。飑线在我国其它省市也常发生,像1980年2月27日在广东潭江水道行驶的曙光401客轮被飑线大风吹沉,死亡301人。
  飑线是由若干个雷雨云单体排列而形成一条狭长的雷暴云带,形成、发展过程十分迅速,因此可预报时间很短。美国对龙卷风这类强对流天气有效预测时效为12分钟,目前正争取把预报平均时效提高到15分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