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交大学生到建筑工地零距离关注农民工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54


  在工地上汗流浃背干了半天,手脚都磨起了血泡,脸庞被烈日晒得又红又痛,“虽然累,但我们真切体会了民工们的生活,以后会更多地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一些问题。”8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的4名学生在当了一回民工之后,感慨颇多。
  这4名男生是交大的大一学生。他们是“追索务工流,关注农民工”主题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从今年6月开始,他们在校内开展了大学生对农民工关注情况问卷调查,并向市劳动局等相关单位了解了农民工的一些基本情况。8月10日,他们又来到了建筑工地,用半天时间亲身体验农民工的工作状况。
  午后一点多,在民工家里吃过一顿简单的面条后,这4位“民工”开始在浦东曹路镇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忙开了。看似最简单的铲沙石,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刚铲了四五车,两个同学手上就磨出了血泡,37℃高温更使得4个人浑身上下湿了个透。“只要干上一个小时,就足够让你想象他们的工作有多累多苦了。”姚敏同学说。
  生命科学院的曹雷明虽然人高马大,但是每次用足了劲也只能铲起半铲。旁边一位姓肖的民工向他传授经验:“要弓起腰,铲子贴着地面,才能铲满一铲沙。”推车也不是轻松的事,一满车沙有四五百斤重,一步一步推起来十分吃力。虽然旁边的民工热情地传授了经验,要推着车快速往前冲比较省力,但同学们还是快不起来。小曹自嘲地说:“真是看人挑担不累啊!”
  虽然累,但同学们热情很高。生命科学院的王家乐是上海人,他说:“过去暑假在家基本上就是看看碟片、上上网,很想找些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做。平时总觉得民工辛苦,今天有个量化的感受,很有意思。”父母对宝贝儿子的举动也很支持,王家乐的母亲说:“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娇养惯了,他们自己肯吃吃苦锻炼一下,我看很好。”
  当然,短短半天时间,4名同学也不奢望能得到多么深刻的实践感悟。姚敏说,“我们觉得,能体验一下他们谋生的辛苦,以后能更多的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一些问题,也就很有收获了。”
  除了劳动和体验,4名同学还自己印制了《农民工维权手册》和上海市劳动监察机构的投诉电话送给农民工们。按计划,秋季开学后他们还将联系民工子弟学校,开展长期的义务支教活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