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由上海歌舞团与悉尼舞蹈团全方位合作的大型舞剧《花木兰》,8月10日以在沪连排的方式揭开面纱。曾轰动艺术节的现代舞剧《莎乐美》编导格雷厄姆・墨菲带领20多位澳洲演员,与中方演员在战争情节中“开打”,场面煞是有趣。
墨菲称“这是一次中澳舞蹈界历史性的合作,也是我今年最看重的舞蹈创作项目”。这部由上海文广影视集团演艺中心、上海城市舞蹈公司、悉尼舞蹈团等共同打造的作品,主创班底大多是澳洲艺术家,其中,灯光设计师约翰・雷蒙和舞美设计师彼得・英格兰分别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灯光总监和舞美总监,音乐总监兼作曲迈克・阿什科就是《莎乐美》的作曲。而与他们合作的服装设计是《霸王别姬》的服装设计者宋立。著名舞蹈家吴佳琪此次挑起了扮演花木兰的大梁。
国外著名舞团介入中国原创舞剧,会不会使中国味流失?排练所见让记者心上悬着的石头落地。据了解,澳洲方面是在全面了解中国出品和投资方的策划意见后才展开创作的。墨菲在展开正式排练前,就把8个中国舞蹈演员请到悉尼,从他们的训练中获取了很多中国元素,而他对有关《花木兰》种种资料的案头工作也非常仔细。最终,由他构思的舞剧情节以最经典的《木兰辞》为基本框架,又增加了与外敌冲突、战争中魔法的使用等情节。外族女间谍一角的设置,则对点破花木兰女儿身等关键情节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五段现场展示的舞蹈中,既呈现出中国舞的大气、细腻,又融合了现代舞的奔放、新颖。音乐语汇上,阿什科先生强调自己体现“世界性加中国元素”的特点,尽管没有最后定稿,但记者在他的音乐录音中听到了对中国旅法作曲家陈其钢《蝶恋花》、昆剧《牡丹亭》的某些元素的运用。
《花木兰》最后的舞台面貌还是个谜。据悉,该剧已成为今年第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演出入选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