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维权就在你的身边――上海上海市工商局红盾维权进社区全覆盖
“红盾维权进社区”是上海工商部门为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延伸综合监管触角,配合社区综合管理,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充分发挥居(村)委会自治组织作用,维护居(村)民合法消费权益,构建和谐社区。至2007年底,已经覆盖全市所有居(村)委会,有5110个“红盾维权联络点”,老百姓在家门口能及时解决消费纠纷,方便举报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成为政府放心、消费者称心的“民心工程”。
联络员发挥大作用
近年来,红盾维权进社区的覆盖面愈来愈广,联络点的辐射力愈来愈强,联络员的作用愈来愈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好像有了一张大大的安全网。过去,工商部门限于执法权限,对隐匿在社区里、出租房内、田间村头的违法经营活动常常缺乏发现手段。现在,遍布全市的居(村)委会红盾维权联络点由于其身居社区中间、自身网络健全、信息快捷、情况熟悉等优势,充分发挥了社区群防群治的积极作用,让隐匿在社区中的违法经营活动无处藏身。联络点,特别是广大联络员充分发挥其社区“监察哨”的作用,建立健全了对违法活动的发现机制,有效延伸了工商部门的执法触角,为维护社区治安,维护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07年,全市各联络点共向工商部门举报涉嫌经济违法案件4142件,涉案金额247万元,工商部门从中发现了一批大案要案。特别是一些制假售假和无照经营的违法行为。
松江区的张泾村有不少无证无照的外来经营者“落户”,对此,工商松江分局泗泾工商所与联络员建立快速沟通机制,发挥他们熟悉当地地形、居民情况的优势,严厉打击不法经营者制售假冒商品危害百姓的行为。这些联络员积极协助工商干部仔细排摸,留心观察村里村外居民动向,不畏违法经营者威胁恐吓,为工商执法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线索。
2007年1月下旬,泗泾工商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在洞泾镇张泾村有10多家地下豆制品加工窝点。由于举报信息户数较多,地址又不确切,工商所立即与联络员进行了联系。联络员得知这一情况后,放下电话就组织排摸,及时将有加工豆制品情况的窝点门牌号和位置仔细抄下来并制作了详细的地图报工商所。1月23日,工商执法干部一举当场取缔8个豆制品加工窝点,收缴不洁豆制品60公斤、浸泡黄豆450公斤、豆浆700公斤,捣毁全部炉灶等生产加工工具。当时已近2007年春节,如果让这些豆制品流入市场,后果不堪设想。
在虹口区乍浦街道海宁居委会位于著名商业街四川北路的中段东侧,是消费纠纷易发和多发地段。海宁居委红盾维权联络点活跃着一支“银发之友”志愿队,由一批具备良好文化修养,热心参加社区活动的退休老人组成,他们作为维权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联络点消费维权宣传活动,并对四川北路沿线和海宁地区的商家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反馈维权信息,确保工商干部在第一时间监管到位。
2006年五一长假期间,“银发之友”志愿队的老人们在四川北路绿地早锻炼,返家途中,发现有一群人五人一堆、十人一丛围在东宝兴路的商场门口窃窃私语,并不时地翻阅材料、展示样品,十分可疑。他们立刻联想起前段时间参加工商所消费维权培训中的传销典型案例,怀疑这是有人在进行传销活动,于是派了两位老同志不动声色上前了解具体情况,其余同志立即将这一情况汇报给工商所领导。工商所在第一时间召集休息在家的干部赶赴现场,密切关注事态发展。经多次打探调查,工商干部确认这是外地的某公司在进行试探性的传销活动,为在上海发展下线探路子。由于该公司行动谨慎且无直接证据证明其传销行为,工商干部只能将此行为推断为“疑似传销”,经向市局请示后,工商干部身着制服在现场搭台向群众进行“打击传销、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宣传,呼吁群众认识到传销的社会危害性,提高警惕防范能力,并自觉抵制传销活动。由于宣传现场群众反响强烈造成一定的“反传销”声势,该公司不多会儿就撤离了现场。
奉贤区邬桥居委的红盾维权联络点自成立至今,积极配合工商部门,揭露、批评、阻止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2007年9月10日,居民组长在小区内巡逻时,发现汇安小区有几个身着白大褂的“医生”在设摊为居民看病、测量血压,并推荐他们带来的保健品。联络员到现场假装看病,发现这些假医生量好血压后便推销起保健品,并称这种产品如何之好,当天购买还可以优惠等。联络员见时机成熟,向假医生出示工作证,要求其出示执照和相关证明。他们拿出某保健公司的执照,并自称是该公司职员,是来下乡便民服务的。联络员一听便知他们在说谎,在宣传教育后,当场要求他们收摊。他们自知理亏,草草收拾东西离开了。事后,居委工作人员对在场的居民宣传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相关法律知识。
联络员不仅是“监察哨”,还是调解员。仁恒滨江园是浦东新区著名的高档住宅区。小区已入住的居民中有40%来自德国、美国、英国、新加坡等52个国家。仁恒居委消费维权联络点致力于维护中外居民的消费权益,减少纠纷。有一个社区居民是德国人,他将一件羊毛衫送到某干洗店,干洗后发现有2处因温度过高熨烫留下皱痕色差,与干洗店交涉,干洗店拒不承认过失。老外最后找到居委会红盾维权联络点,要求协调消费纠纷。联络员对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上海市洗染行业消费纠纷解决办法》,及时协调双方召开调解会,终于使消费纠纷得以解决:干洗店赔偿洗衣损失费等各类费用1700元。这个德国人连声称赞:“中国的消费争议解决途径既方便又有效!”居委联络点又专门编写了“消费提示”张贴在小区宣传栏上,提醒居民贵重衣物尽量选择保值精洗。
工商执法有力度
“红盾维权联络点”具有贴近群众、信息灵敏的优势,可以及时快捷处理消费纠纷。以往许多消费者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出于商品价值小、投诉点远、怕麻烦等种种原因而采取“自认吃亏”的忍让态度,放弃了投诉。现在,由于联络点的设立,老百姓不出社区就可以寻求帮助。
2007年4月间,工商徐汇分局正当漕河泾康健工商所的干部们在佳友居委进行每月一次的上门法律维权咨询时,接待了一个来投诉的老太太。老人情绪激动,请求工商干部为她主持公道。老人家住金山,是来走亲戚的,看到有工商干部到社区联络点来巡访,就来投诉了。2007年2月1日,她在金山区某宾馆参加“健康万里行”讲座时购买了一盒推销的上海金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金能量”龙心口服液,花费人民币2388元,因服用后感觉不适,便要求退货。想不到该公司早已人去楼空。工商干部表示,如果反映的情况属实,一定会给她一个交待。
随后,工商干部马上对上海金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全面调查,发现该公司虽然注册在徐汇,但已于2006年9月搬离注册地,去向不明。工商干部觉得,一定要给老人一个回复。考虑到老人腿脚不便的实际情况,该所3名干部驱车前往金山区石化七村,诚恳向她解释了有关情况,并送上了慰问品。2008年1月在一次日常巡查中,工商干部发现了“金能”公司的踪迹,马上采取了相关措施,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作出了处理,使该企业承诺退回货款。2月4日,工商干部赶在农历春节之前,上门为老人送上新春的问候和2388元退款。
在工商普陀分局宜川工商所的管辖范围,红盾维权联络点覆盖到每个小区、每个楼组,只要有举报,有信息,工商干部就迅速反应,为消费者解决问题。平利路41弄有一位独居老人,听信了马路上设摊推销人员的游说,参加了一个老年健康保健活动。他在活动中买了6000多元的保健品,当时钱款不够,还把家中的地址、电话留下来,约好隔天付款。居委书记、主任得知后,马上上门提醒老人不要付款,并及时向工商部门反映,和警署联系。在多方的参与下,追回了已付钱款,使老人避免一次较大的经济损失。87弄的一户租赁房内无证无照加工熟食,严重影响整幢楼组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卫生环境。联络员立即向工商部门反映,宜川工商所马上出击,查处了这个违法违规的无证无照加工点。
为了进一步发挥联络点深入社区的优势,工商崇明分局以遍布辖区所有居(村)委会的联络点为载体,配合县政府大力推进“金叶示范便利店”实事工程,引导和推行连锁配送模式,规范进货渠道,构建老百姓日用商品配送网络,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商品。小到一袋盐、一包酱油、一支铅笔,都有深入社区、网络健全的配送渠道作为把关,安全、放心的农村消费环境正在逐渐形成。据统计,联络点创建以来,仅崇明县就受理500元以下小额消费纠纷9000余件,占其受理申(投)诉总量的三分之二。既为社区老百姓解决了关系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也缓解了工商所执法资源有限的压力矛盾,促进了社区的安定团结,促进了社会的和谐有序。
农民消费权益有保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几年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消费模式也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一些不法经营者从市区转向农村,倾销假冒伪劣商品,坑害农村消费者,扰乱了农村的市场秩序。为此,上海市工商局高度关注“三农”问题,调整涉农监管重点。同时,依托村委会,把消费维权组织延伸到村、到组,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消费维权活动,让农民群众投诉不出村,就地解决农民消费纠纷。
2007年11月底,工商嘉定分局徐行工商所受理了蔬菜种植户杨某因使用农药引起的蔬菜大面积受损的纠纷。杨某在徐行镇华亭村承包了几十亩农田,因从路边一户种子店买了农药“虫立克”,使用后引起种植的蔬菜大面积枯黄,涉及9亩蔬菜,经济损失几千元。他怀疑农药有假,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但没能妥善解决,无奈之下找到了华亭村红盾维权联络点。联络员登门调查,并向当地工商所反映。徐行工商所高度重视,及时调查了解,发现这家种子店不具备农药经营的资格,而且不能如实具体地提供该品种农药的进货渠道。通过对农药包装上提供的信息进行检验,工商干部还发现包装上记载的厂址、电话均是虚假。对此工商所立即对该种子店进行了立案查处,并对经营户进行了教育。通过教育,该经营户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愿意对蔬菜种植户进行补偿,经多次协商沟通,最终种子店赔偿蔬菜种植户杨某1000元。该种植户对协调的结果也非常满意,事后还给徐行工商所送上了“秉公执法、农民卫士”的锦旗。
2007年9月12日,工商南汇分局惠南工商所接到惠南镇东门居委红盾维权联络站电话,称有消费者向该站反映在惠南镇城东路715号有一家经营户以传销形式销售女性用品。工商干部立即对这个经营场所进行检查,查获当事人用于宣传的光碟7片、书面资料3份,用以申请加入会员的申请书300余份。还有几名消费者已经购买了7000余元的女性用品。工商干部紧抓不放,对这些涉嫌从事传销的人员进行教育、警告,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法违规行为,改正自己的错误,对购买了女性用品的几位消费者,全额退还购货款。
奉贤区奉城地区塘外社区红盾维权联络点是上海市示范联络点。2007年8月5日,联络员老张接到居民举报,塘外供销合作社第二生产资料门市部近期购进了一批劣质化肥,准备在秋播时节销售,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及时查处。老张在做好记录后将线索报给奉城工商所。工商所立即结合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对全区化肥销售点进行质量抽检的活动,将此门店作为抽检对象。8月10日检测中心到该门店进行化肥抽样检查。9月4日,检测中心作出检测报告,其销售的“上海黄渡复合肥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混化肥和“北京施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以色列奥格尼”复合肥料是不合格产品。奉城工商所立刻采取措施,对供销社作出立案处理。
在上海的郊县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本市工商部门深入农村,小到油盐酱醋,大到农资、农具,努力解决农村消费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15重要活动简讯
★3月13日,市工商局、市消保委联合发布2007年本市消费领域典型侵权案例。
★3月15日,市工商局、市消保委联合举办宣传“消费与责任”年主题启动仪式,相关企业将承诺消费维权社会责任。
★3月15日9:30-16:00市消保委家具办、工商闸北分局组织本市实行“先行赔付”家具商场在东明家具广场(杨高南路4099号)、金海马家具广场(沪太路751号)举行家具专业咨询、宣传。
★3月15日9:30-16:00市消保委黄金珠宝办、黄金饰品行业协会在城隍庙第一购物中心门口(丽水路88号)举行黄金珠宝专业咨询、宣传。
★3月15日9:00-16:00市消保委居饰办、徐汇区消保委等在好饰家建材园艺超市(漕溪路198号)举行居饰材料专业咨询、宣传,现场有专业检测车检测室内装潢空气质量。
★3月15日14:00市消保委汽车办、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等在莘庄乐购(七莘路695号)举行汽车专业咨询、宣传,相关企业现场作诚信承诺。
★3月12日市消保委空港办、工商机场分局、机场集团、文明空港同创共建办联合举行“迎奥运作贡献”上海空港商业服务讲诚信、创先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