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2008年上海全市审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25

  2008年,全市审计机关认真贯彻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审计工作20字方针,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在加强宏观管理、促进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利益、推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市审计机关全年共完成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824个,查出违规金额7.52亿元,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900.25亿元,查出损失浪费金额8707万元,促进国家财政增收节支6.83亿多元,促使被审计单位制定整改措施和健全规章制度117项,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案件线索和事项10件。
  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围绕促进科学发展,认真抓好各项审计工作
  一是重视促进加强预算管理,着力抓好预算执行审计。市审计局和19个区县局依法开展了2007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共查出违规金额2.66亿元,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98.58亿元。二是重视抓好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全市审计机关重视加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揭示政策执行和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体制、政策、法规、管理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三是重视抓好重点建设项目审计。全市审计机关共审计建设项目209个,审计项目投资总额380.91亿元,核减工程款10.31亿元。四是重视抓好经济责任审计。市审计局对12户市管企业领导人员、17户市管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19个区县局对33户区县管企业领导人员、237个单位的280名处级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五是重视抓好绩效审计。全市审计机关共有785个项目涉及了绩效审计和审计调查,占审计项目总量的90.4%。
  二、围绕提高审计监督实效,着力抓好审计管理工作
  一是着力抓好审计理论研究和审计信息宣传工作。完成了2007年度科研课题结题验收和2008年度科研课题的组织实施。市政府领导对市审计局25篇审计工作报告、专报和信息作了批示。政府信息公开、审计网站管理、《上海审计》杂志编辑等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二是着力抓好审计公开。制定了审计公开计划;公开了本级预算执行审计项目计划;修订了审计结果公开办法,并向社会进行了公开;向社会公开了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整改情况报告以及抗震救灾款物阶段性审计情况。三是积极推进审计质量和制度建设。全市审计机关注重加强业务规范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加强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汇编优秀审计项目报告,开展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征集审计案例,市审计局环保处和崇明县局实施的两个项目,分别荣获审计署2007年度地方表彰项目。市审计局接受了审计署“五五”普法中期检查和验收,同时被评为市综合系统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各区县局也注重加快构建审计工作规范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了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四是积极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围绕“金审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审计专网与区县局的联网工作,机关办公系统、审计业务系统、审计资源系统、审计决策系统、审计支持系统和专网分配系统等六大子系统中,前五项已基本开发完成。
  三、围绕提高工作能力水平,着力抓好机关自身建设
  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市委学习实践活动第七指导检查组的指导下,认真组织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查找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市审计局组织召开了6个有代表性的座谈会,对市审计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了测评,很好、较好率达到了100%。二是注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市审计局对全市审计干部进行各类教育培训达2291人次,提高了审计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宏观思维能力。干部人事工作、青年干部培养工作在市综合党委召开的有关座谈会上作了交流。三是注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市审计机关始终把廉政建设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四是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组织全市审计机关围绕“我心目中的上海审计精神”进行了研讨交流,提炼形成了“上善至诚、海涵睿智、审慎公正、计是求真”的上海审计精神,为本市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撑。市审计局被列为全市10个创建学习型机关试点单位,“思研会”活动获市综合党委系统精神文明优秀品牌。各区县局也十分注重机关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