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实践教学将思政课堂“放大”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90

  你对思政课感兴趣吗?你喜欢其中的实践教学方式吗?最近,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对部分2007级学生的调研显示,经过一年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试验,对思政课不感兴趣的学生比例从22%下降到3%,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很有必要”的从1.5%上升到19%,其作用在于“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作为上海高校思政课建设改革试点单位,立信会计学院立足于实践教学改革,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
  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大学生需要一些有效的思想方法来辨识事物,缓解心理冲突,思政课应担负起这一职责。立信会计学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老师结合教材内容和重点,在每一章节中都选择若干社会话题进行探讨。例如,“如何规划四年大学生活”,“激情爱国与理性爱国”、“‘艳照门’事件”等。师生互动讨论中,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游戏也被引入思政课堂,如老师设计了主题为“请让我来认识你”的游戏课:让新生与邻近同学交流5分钟;把对这位同学的赞美写下来;总结“5分钟交流”中细节处理的经验,包括身体语言的运用、与陌生人交谈的开场白等。这样的游戏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人际环境,与人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立信会计学院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建设成“大课堂”,组织学生考察历史遗迹,借助于历史残留的碎片来帮助学生重建历史印象。譬如,老师讲授“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这一章节时,组织学生赴南京参观明孝陵、拜祭中山陵。课堂内也时常响起“历史回声”,老师借助历史纪录片,带领学生走进历史隧道,指导学生写“史评”,通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述评,来思考历史,反观历史,会通历史。
  立信会计学院在思政课中渗透“读、写、做、讲、论”,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每一门思政课程学习中,须“阅读一本原著、撰写一篇调查报告、制作一个专题多媒体演示稿、进行一次课堂演讲、组织一次讨论会或辩论会”。学校还探索建立思政课新的评价机制,实践教学综合成绩在学生课程总评成绩中占30%比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