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闵行区万源路399号(近顾戴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院。
2月29日上午8时,第一名小病人进入由急诊部“替代”试运行的门诊部就诊。接诊189人,输液44人;3月3日,接诊356人,输液85人,收治住院6人;3月4日,接诊385人,输液91人,收住入院5人;……
这家在全国儿科专科医院中堪称一流的新建医院,占地160亩,总投资6亿元,设计日门诊量3000号―4000号。关于它的搬迁,院方并没有“广而告之”。一切,似乎在“秘而不宣”中悄悄地进行。为什么?带着诸多疑问,新民晚报记者3月5日走访了正在一线指挥搬迁工作的院长黄国英教授。
原址保留门诊
其实,这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因为无需百十来日,承担了上海40%以上儿科诊疗量的一个庞大医学中心的主体,将从人们久已熟悉的枫林路,迁居落户于闵行区。而在原址,仅仅保留日接诊约1500号左右的一个普通门诊,以提供区域性的相关服务。
“为了医疗安全,我们设计了严密的分步搬迁方案。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期待着广大市民和病家的理解和支持。”黄国英院长言辞恳切。严格说来,这是一个很难“控制”的进程。比方,整个门急诊处方、检查、配药“无纸化”系统的精准启用,全部急诊、手术设备的匹配调试,新环境下尽可能到位的舒适流程,药品、化验、器械、后勤诸环节的顺利衔接,以及新老院区医护人员、住院患儿、门诊流量的“安全过渡”,等等。
5月完成搬迁
为在充分安全的前提下启动试运行,儿科医院已关闭老院区内的一个病区,共抽调70余名医院人员(不包括后勤人员)前往新院工作。依照他们的设想,自2月29日起,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试运转一部分普通内科门诊,3月10日增设普通外科,门诊限号500人次,同时开设一个综合病房;4月起,逐步搬迁各个病区,并同时逐步搬迁辅助的医技部门、行政部门;5月下旬,完成全部搬迁。
院方特别提醒
记者了解到,整个搬迁过程中,试运行的新院只限量接诊普通门诊,无急诊,周五、周六停诊;枫林路院区服务功能不变,门诊照常外,仍然接诊急诊、专科疑难病和外科手术。
院方提醒市民要注意的是:闵行新院目前只看普通门诊。没有急诊。周六周日停诊。
黄国英院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以上3点予以“特别强调”。他希望没有人“跑冤枉路”,更希望患儿不至于“耽误看病”。“现在说明一下也好,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实情。等有了进一步明确的日程表,我们一定会及时再向大家沟通的。”这也许就是儿科医院方面在对外“宣传”方面慎而又慎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