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2月9日,本市160万中小学生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学民俗、迎世博、讲安全,通过减负增效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各中小学的开学主旋律。
副市长沈晓明先后来到虹口区新北郊初级中学和华东师大一附中,实地察看开学工作,看望教师,鼓励大家在新学期有新的作为,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多作贡献。
亮点:开学典礼富有特色民俗教育正逢时
2月9日开学适逢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许多学校将开学首日定为“传统文化教育日”。卢湾区教院附校通过午会课向全校学生介绍元宵节的由来与习俗传说。静教院附小等则将开学第一周定为“民俗周”,通过开设民俗课,让学生从有关元宵节的各种民间传说和由来开始,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不少学校借此契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做一做元宵、拉一拉元宵灯、猜一猜灯谜……让学生在节日气氛中感受传统文化气息,创造适时过渡到新学期的学习氛围。
世博礼仪成热门
世博会的脚步越来越近,静安区第二中心小学将迎世博的礼仪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学当小主人,文明礼貌接待国际友人。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2月9日举行《雏鹰迎世博,平安伴我行》开学典礼,校外辅导员川北警署的茅警官现身说法,向同学们讲解新学期学校安全工作新措施。该校大队部向全市少先队员和儿童团员发出“雏鹰迎世博,平安伴我行”倡议。“不打闹,不奔跑,课间休息很重要。铅笔头、小剪刀、劳动工具要用好……”队员念起自编的《安全自护三字歌》,一起学10条自我保护措施。
据了解,上海已逐步在全市中小学推广世博教材。目前,名为《世博礼仪》的教材已率先在浦东中小学运用。这套教材由学校统一管理,租借给不同年级学生循环使用。
看点:两项规定开始施行《访客证》启用
2月9日一早,市教委有关人员刚走进新北郊初级中学,一位女中学生便将《访客证》挂到了他的胸前。
从本学期起,为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门卫安全管理工作,市教委要求,凡进入中小学幼儿园的来访者在履行完登记手续后,领取《访客证》并需挂持《访客证》方可入校。离校时须将《访客证》与会客单一并交还门卫。
率先实施的杨浦区提供了操作经验。新学期开始,各区县组织各中小学和幼儿园制作了统一规范的《访客证》,全面实施校园的访客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