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2月29日,首个“社区健康小屋”在普陀区曹杨街道正式启用,糖尿病患者就近即可得到专业人员的复诊、监测、随访服务,如需转诊还可乘坐本市第一辆投入使用的社区转诊车前往三甲医院。据了解,这种“医院―――社区糖尿病管理一体化模式”将在普陀区多个社区推行。
据调查,上海40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3.06%,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已达18.4%。“所谓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是指三甲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紧密合作,分工负责,共同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方便的糖尿病管理方案。”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教授介绍,首先由三甲医院系统培训社区医生,提高糖尿病的理论知识和诊断水平,并帮助建立专职管理团队;社区团队再建立起随访网络,进行血糖达标动态监测,承担糖尿病治疗指导;如果患者的血糖仍然起伏不定,或已经出现较严重并发症,就及时转诊。
曹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彭良普介绍,糖尿病相对而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施治。为方便患者,中心特意辟出50多平方米建立“健康小屋”,各种检测设备齐全,并配备了经过六院半年多培训的副主任医师和专职护士。小屋试运行半年来,每天有100多人挂号,目前已建立了1400多份专用健康档案,对其中1100多人实施全程跟踪管理。效果实实在在: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理想达标率已由过去的8.9%提高到38%,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70%,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达到90%。
专用的社区转诊车大大方便了转诊病人,也使三甲医院和社区糖尿病防治真正“一体化”。过去从曹杨社区转诊到六院,坐出租车要40万―50元,而且没有专人看护。现在,转诊车周一到周五,随时为有需要的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