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苏州河上,首次用主题雕塑进行桥梁装饰的武宁路桥改建基本完成,入夜,在灯光的照射下尽显经典与大气。正在火热开展的迎世博600天行动中,普陀区以扮靓苏州河为契机,全面提升市容市貌与城市管理水平,仅一座武宁路桥改建,就带动起了周边一平方公里城市面貌的改善。
位于普雄路26弄及光复西路683弄的6幢高层建筑,是武宁路桥两侧分别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居民住宅。历经20年日晒雨淋,房屋外墙面大范围空壳鼓起,空调外机布局凌乱,不少支架已经松动,锈蚀的水管、门窗也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此番普陀区结合苏州河三期景观整治,对它们进行了一次“穿新衣、戴新帽、换内胆、整环境”式的综合改造:房屋外立面不仅粉饰一新,与周边环境相融合,还进行了节能改造;空调外机采用“植筋法”统一设置承台板,安全可靠且美观;二次供水改造解决了居民用水过程中的窘境;全新安装的景观灯光还能勾勒大楼的线条,一展大楼新姿。位于武宁路桥头的大型超市家乐福武宁店,则将大型壁画引入了外墙改建中,这一外墙设计及改建工程还获得了“首批迎世博贡献奖”的优秀创意贡献奖。
一些市容和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也被纳入重拳出击的整治范围。普陀区建设交通委带头拆除了一块其所属老干部活动中心大楼上的大型户外广告,以此拉开了苏州河旁武宁路沿线店招店牌的整治大幕。目前,武宁路沿线已拆除50多块大型广告牌,其中6块是15至18米的“高炮”广告,围墙乱招贴现象也基本杜绝。普陀区将市容、绿化、市政三支管理队伍结合起来,实施道路组合式保洁,全面提升道路保洁水平,还正积极酝酿在全国率先试行安装路面洒水设施,届时无需洒水车经过,只要开启埋设在道路两侧的水管装置,就能随时为道路“洗脸”。
作为普陀区迎世博600天行动先行先试的试点工程,武宁路桥及周边环境整治的经验,将在普陀区内的苏州河两岸整治以及全区范围推广。2月9日从普陀区建设交通委了解到,今年,普陀区还将对苏州河上的昌化路桥和叶家宅路桥进行景观改造,提升苏州河桥梁的文化内涵。目前,昌化路桥景观改造方案已经进入多方案论证比选阶段。
而根据叶家宅路桥初步确定的景观方案,改造后的叶家宅路桥将成为一座别具一格的花桥。
据普陀区建设交通党工委书记李章华介绍,普陀区还将实施一系列市容和环境项目,提升苏州河的景观功能和环境效果,把苏州河打造成一个融文化博览、旅游休闲、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综合展示带。目前,苏州河沿岸新增的12块亲水平台、约5.2公里景观岸线已完成70%的土建和绿化工程;沿苏州河的长风、面粉厂等五块大型绿地建设,也已进入尾声;两岸143幢楼宇灯光工程,已开工138幢;在建的面粉厂、西康路桥、长风4号地块等三座水上巴士码头,将与已经建成的多处游艇码头,形成较为完善的水上观光巴士乘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