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世纪30年代犹太人商店招牌,拆房时显露出来。
犹太老诊所具有鲜明的德国建筑风格。
“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长阳路一线因扩拓道路、拆迁旧屋,发现不少新的历史遗迹!”2月4日傍晚,同济大学著名古建筑研究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在电话里向文汇报通报了上述消息。
2月5日上午,文汇报记者相约来到长阳路“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摩西会堂旧址)附近,在阮教授的学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研究部主任张艳华博士的陪同下,察看了现场并拍摄了不少照片。此番,不少湮没多时的老店招因外面遮挡物拆除而露出真容,也显现了这一带当年的繁华景象。位于风貌区内的老建筑“长阳路180号”,是犹太人开设的诊所,一位住在附近老人介绍,不少犹太人和中国人当年曾在此就诊,而医生中有不少犹太医师。至今,楼内楼外依然可见不少虽历经风雨却仍旧保存完好的旧日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