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继老港码头和徐浦码头改建工程于上个月顺利通过验收,2月6日上午,��藻浜码头打下第一根桩,��藻浜码头及中转站正式开工,至此,上海市区生活垃圾内河集装化转运系统各工程项目建设全面开展,市区生活垃圾实现密封式集装化先进运输模式指日可待。
上海每年垃圾产生量在600万吨以上,其中市区500余万吨。垃圾处置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成为迫切要求。目前市区大部分生活垃圾由各区的环卫车辆从居民区运至码头装船,采用散装,水、陆联运方式运到老港填埋场。但由于散装作业工艺的缺陷,致使转运过程中给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不能适应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同时,随着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和黄浦江两岸开发工程的逐步推进,市区原有苏州河、黄浦江沿岸分布的环卫生活垃圾转运码头将逐步拆除,原有散装水陆联运系统的布局面临调整,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生活垃圾运输方式,建设上海市区生活垃圾内河集装化转运系统被提上议事日程。
日前,上海市城投总公司下属上海环境实业有限公司出资成立上海环境集运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市区生活垃圾内河集装化转运系统。据悉,这个系统投资近10亿人民币,设计规模为日均转运生活垃圾6300吨,同时预留应急及其他垃圾700吨的转运能力,计划于今年年底完成项目建设。系统以市区��藻浜码头、徐浦码头和老港码头为基地,建设环卫码头和中转站,将垃圾压缩装进专用密封式集装箱,利用��藻浜、黄浦江、大治河、清运河等内河航道网络优势,经车、船运至老港垃圾填埋场。到2010年世博会召开前,上海的生活垃圾水运中转系统将实现密封式集装化运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