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2月21日上海市民政局婚姻管理处提供的最新结婚登记调查报告显示,本市居民平均结婚登记年龄为男性32岁、女性29岁;初婚年龄为男性28.64岁、女性26.43岁,比2006年结婚登记新人的初婚年龄晚了近半岁。
从登记结婚人数来看,2007年度在上海市民政部门办理国内结婚登记的有117825对,其中有7成新人双方均为初婚,有近两成的新人双方都为再婚,还有4813对新人为复婚。比2006年的162663对,下降了27.56%。业内人士认为,下降原因之一是大量新人有意把婚期推迟到了2008年的奥运年,预计今年接下来的各种节假日都会出现婚姻登记小高峰。
从登记结婚年龄来看,上海人初婚年龄正在小幅度后移。前年上海结婚登记新人初婚年龄,男性为28.17岁,女性为25.97岁。去年在20个婚姻登记中心中,有19个婚姻登记中心统计发现,男性结婚年龄比前年推迟。无独有偶,18个婚姻登记中心调查显示,女性初婚年龄也在推迟。在所有登记结婚的新人中,20至30岁年龄段仍为结婚最高峰年龄段。
此外,“地域歧视”原是上海人最根深蒂固的择偶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20年前,要是给一位上海姑娘介绍一位外地小伙子,十有八九会遭拒绝,甚至连“见面谈谈”的机会都没有。
如今,上海日益开放带来了婚姻观念的变革,上海人的择偶标准已不再单一。如今“两地婚姻”逐年上升,2007年全市办理了45974对,虽比2006年下降了17.89%。但和2005年以前的几年相比,异地婚姻的数量仍然有所增长。
调查发现,长三角等地居民仍然是上海市民择偶的主要选择。两地婚姻中,伴侣是江苏人的最多,有10085名上海人选择和江苏人结婚。其次为安徽、浙江、四川等地。上海人对婚姻的态度更宽容。婚姻专家分析,人才的“柔性流动”逐渐反映到了婚姻行为上,个人能力、发展前途和个人品质是新人择偶时的考虑要素。
同时,最新的婚姻登记调查报告对本市全年协议离婚的夫妇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去年本市协议离婚的夫妇有37095对,比上年的37394对下降了0.79%。虽然去年协议离婚夫妇仅比前年少了200多对,但这是近年来本市协议离婚夫妇的数量首次下降。
与前年相比,去年本市离婚高峰年龄段有所变化,30岁至40岁的夫妇组成的家庭是离婚最高峰年龄段,去年有23328人在该年龄段离婚。而在30岁以下和60岁以上年龄段协议离婚的市民分别约10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