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让别人重获新生是我的幸运 崔兼明如是说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51


  鲜艳的红色T恤胸前印有一个显眼的红十字标志。尽管此时此刻他的左臂血管与一台“血液分离机”相连,他的母亲紧张得时不时要走出病房在走道里待着,而他病重的父亲也正在家里等着下午送住龙华医院,崔兼明却一脸坦然。
  
  “我愿意。因为这个世界上,竟有一个人与我的白细胞血型完全匹配;因为我的一点点付出,竟可以让一名白血病患者重获新生。这是我的幸运。”28岁的崔兼明一遍又一遍地劝说自己年届六旬的母亲。
  
  去年8月,就在崔兼明得到有一名韩国白血病患者与自己骨髓配型成功消息的同时,他的老父亲被查出肠癌晚期。崔母左右为难,对至今尚未成家的独生儿子要去捐献造血干细胞颇多顾虑。孝顺的崔兼明在积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的同时,也默默地更多承担起关心老人的责任。终于有一天,被儿子称作“做了一辈子老好人的爸爸”先开口了――“去吧,去吧,这是应该的。我这里呒没啥问题!”
  
  以后的时间里,抽血、复配、体检,签署同意书,崔兼明没有丝毫犹豫。5天前,他住进了华山医院血液科的12楼病房。“昨天下午4小时‘循环’了1.2万毫升血液量,采集到了60毫升造血干细胞。今天么还要‘循环’0.8万毫升,总共要取120毫升造血干细胞。”崔兼明跟记者比划着,说就像在病房里“吊了两次盐水”,一切正常。
  
  “虽然我们相隔千里,但我们心手相连;虽然我们不曾谋面,但我们亲如一家。”这是昨天元宵夜崔兼明在一张祝福卡上写下的词句。关于自己造血干细胞的韩国“受者”,崔兼明觉得不必多打听。“据说是个25岁的女患者,中文名字应该叫作‘朴顺英吧’”。首席记者施捷
  
  相关链接
  
  1996年,上海建设银行员工孙伟成为中国大陆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当年他挽救的11岁白血病患儿,现在已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大四学生。
  
  2001年,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唐铮女士捐献的造血干细胞首次送往外省市,开创了中国大陆造血干细胞捐献异地移植手术的先河。
  
  2005年,上海昌明阀门管件公司梁灏的造血干细胞被送往香港,成为上海向港澳台地区的首次捐献。
  
  2008年,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办事处崔兼明成为上海跨国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第一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