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捐的两个卫生站建好啦" 再访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李春燕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70

  “哎,我先告诉你,你们上海医院捐的两个卫生站已经建好啦!”昨晚一走进上海的住处,李春燕就迫不及待地对新民晚报记者说道。按她一字一句的普通话�D�D那可是我们十里八乡没有人不知道的好消息呀!

  此番来沪仍是“公干”

  这名曾经的“感动中国人物”,眼下又刚刚荣膺了“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称号,李春燕除去比一年前记者采访她时(见2006年4月18日本报专访)显得更清瘦一些外,质朴的神情一点儿没变。此番来沪依然是“公干”,身份是上海宏康医院的名誉职工,事由是这家民营医院今天要召开首届职工代表大会。“我们农村人,没有职代会。不过,我总要向支援了我们乡村医疗的‘娘家人’汇报汇报的。”

  侗家苗寨有了卫生站

  顾不上一整天的路途劳顿,也顾不上先吃一口早已过了时辰的晚饭,春燕拿过记者手中的纸笔,先写下了“大塘村”、“美德村”、“宰略村”9个字。大塘村是贵州大山深处的一个苗寨,李春燕提着篮子爬山涉水、为病痛中的父老乡亲送医送药的故事就是由这里传播出去,感动了世人。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大塘村率先建起了有模有样的卫生站。“而从我们村往东走10多里山路的侗族村落美德村,往西走10多里的苗家寨子宰略村,如今也都有了卫生站啦。这就是用宏康医院出资的10万元新盖的。”

  乡村医生学到了本领

  在李春燕的描述中,有一间诊察室、一间治疗室、一间药房和一间能放3张输液床铺的卫生站,绝对算得上是侗村苗寨最最值得夸耀的事情了。再加上“执掌”这些村卫生站的乡村医生、保健员们又获得香港一基金会的资助,去州里的大医院轮流实习3个月,“我们学到了好多管用的本领,老乡们似乎也更相信有病需要看了。”昨天临来上海前,同村患有子宫肌瘤的孟大姐刚刚下决心贷款开刀,春燕负责地将她“托付”给了进修时带自己的老师。

  欢喜之间夹杂“忧虑”

  “当然,我还想我们雍里乡13个村子村村都能建起卫生站。还有我们从江县,我们贵州省……应该有许许多多的农村都需要这份帮助吧!”说着说着,乡村女医生欢天喜地的言气间,忽然又夹杂起一丝丝“忧虑”来。既然已是宏康医院的一位名誉职工,既然对方承诺一定将好事做到底,春燕告诉记者说,职代会上她也会提交“建议”:希望院方继续支援器材和药物,让新建的卫生站能更好地运转起来;希望上海的专家能抽时间去西南山寨巡回医疗,那里非常缺医少药;“希望大家想到李春燕,就会想到农民兄弟看病真的还太难太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