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1300名社工走进10万户家庭 上海预防和减少犯罪体系建设成果显著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07

  2月20日,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获悉,全市1300名社会工作者走进10万户家庭,在帮助对象改变行为偏差的同时,推荐就业15786人次,推荐各类培训13731人次,帮助申请低保10428人次,真正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改善生活环境,使其逐步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这是本市预防和减少犯罪体系经过4年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果。
  早在2003年8月,市委决定运用社会工作理念,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在全市推进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建设。4年来,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委坚持“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市禁毒办、市社区矫正办和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作为政府主管部门的主导推动作用,分别建立了自强、新航和阳光三个民办非企社团组织,初步形成了一套从源头上预防犯罪的工作模式和方法。截至去年底,三个社团开展个案服务超过35万人次,帮助犯罪多发、易发人群建立自信、促进自立、远离犯罪,得到了工作对象及其家属和社会各方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截至去年底,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的禁毒社工,与服务对象累计接触21.6万人次,已认定的三年以上未复吸人数3277人。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的社区矫正社工,接触服务对象65万余人次,使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控制在2%,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为4.7‰。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的社区青少年社工,共对全市16岁至25岁的59914名社区青少年开展了专业工作,使社区青少年服务对象中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数,从三年前的285人减少到90人。与此同时,三个社团还初步建立了犯罪多发、易发人群的信息平台,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了信息支持。这项工作近期还在向外地来沪人员群体延伸。
  各区县、街镇政府协调辖区内公安、司法、劳动、民政等部门提供支持,使三个社团组织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市社团、区县工作站、街镇工作点三级社会工作网络。目前,社会工作者中具有社工师、助理社工师、心理咨询师、助理心理咨询师等专业资质的有772人,占总数的57.3%,社工的专业化程度明显增高。社会各界也对社工积极支持,复旦大学青年志愿者与禁毒社工联合,在社区为戒毒人员子女开展爱心支教工作。接受支教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提高,个别孩子还考上重点高中,孩子的健康成长坚定了社区戒毒人员戒毒决心。社区青少年工作共募集到社会资助2500余万元,资助近3000余名社区青少年开展就业教育培训行动;与市慈善基金会、教育培训机构和企业合作开展“共享阳光”――来沪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就业援助行动等。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联合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举办安置帮教专场招聘会,为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及其家属提供就业机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