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中国创造了一个奇迹――数字见证支援三峡移民十五年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33

  1992年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全国开展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决定。时值该项工作开展15年,在3月20日上午召开的年度工作座谈会上,有关部门披露的一组数字,生动体现了十五年来全国对口支援工作日益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动实践。
  
  19万外迁移民
  
  “百万移民是否成功安置,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问题。现在看来,可以说,中国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一个奇迹。动迁的130万移民,内迁120多万,外迁19万。外迁移民已基本融入当地社会。”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三峡办主任汪啸风说。
  
  据介绍,三峡库区外迁移民19万多人大部分由政府组织在上海等12个省市妥善安置,其中重庆市万州区、云阳县移民1835户,共计7519人,分四批安置在上海七个区县,安置资金近3亿元。
  
  317亿支援资金
  
  汪啸风说,据统计,截至2006年12月,对口支援共为三峡库区引入资金317亿多元,其中社会公益项目资金26多亿元,经济建设类项目资金291亿多元,有效推进了库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三峡工程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上海市对口支援三峡库(坝)区的重庆市万州区和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冯国勤在发言中说,截至目前,上海累计为三峡对口地区提供财政无偿援助资金2.58亿元,援建社会公益项目500多项,“十一五”期间,上海支持上述两地的无偿援助资金将不少于2亿元。
  
  18.55%年增长率
  
  “现在库区的条件和十几年前比是天壤之别,假如没有对口支援和帮扶招商引资,像现在这样一半的规模也搞不起来。”在会上,汪啸风感慨说。
  
  近年来,一大批名优企业和名牌产品落户三峡库区,柑橘、畜牧等产业、新型工业和旅游服务等特色产业有新的发展,二、三产业的比重大幅上升,交通、电力、水利、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2005年三峡库区国内生产总值由1992年的159.7亿元增加至1231.7亿元,年均增长18.55%,财政总收入由1992年的9.5亿元增加至50.6亿元,年均增长14.92%。
  
  冯国勤在会上表示,上海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将秉持和完善三个机制:“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帮扶机制、支持与鼓励多种形式经济合作的协作机制、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协调的交流机制。截至目前,上海帮助库区引进经济合作项目150多个、资金51.5亿元,帮助培训各类人员3万多人次;仅去年一年,上海企业与库区签订合作项目15项,协议资金22.87亿元。
  
  冯国勤在座谈会上透露,今年,上海支持无偿援助资金为4050万元,并将结合当地实际,帮助两地援建项目41个,重点向移民就学、就医、就业倾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