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日前从长宁区获悉,该区首创用于衡量区域内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环境品质等各方面的评估指标体系已经开始实施,14个一级指标和32个二级指标不仅向社区居民勾画出未来的生活,更成为相关部门自我加压、确定工作重点、挑战工作难题的参照依据。
长宁区对区域发展确定了“四个走在前列”的目标,力求到2011年区内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城区信息化建设、城区环境品质能走在全市前列。由于涉及的职能部门和具体事务相当繁琐,长宁区发改委和统计局将“四个走在前列”根据不同特征,拆分为14个一级指标,用以明确各项工作重点和目标。比如,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方面,有4个一级评价指标,包括“服务产业集聚度”、“产业发展持续度”、“产业结构优化度”、“服务功能领先度”等。
长宁区居民则能从比一级指标更为详细的32个二级指标中看到未来家园的模样。比如,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长宁区提出要提高公共服务充足度、社会保障完备度、社区建设和谐度和社会发展公平度等4个一级指标。其中仅“公共服务充足度”一项,就包括“科普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场次数”、“公共体育馆开放率”等5项二级指标。也就是说,在2011年前,相关部门会着力提高这几个指标的相关数量,居民们能从这几方面感受到生活的变化。为了让居民能感受城区变化的日新月异,长宁区还会每年推出一批动态指标,用以推进相关工作。
有关部门表示,整个评估指标体系是为了衡量长宁区“四个走在前列”而设置的,所以除去“数字长宁”、“国际城区”、“大虹桥”品牌、“凝聚力工程”等几个体现区域特色和亮点的指标外,剩下60%左右的一、二级指标都能和其他中心城区的相关统计数据匹配。长宁区将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到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短板,尽快突破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