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发布2007年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
2月13日,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布2007年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07年本市劳动力市场供需两旺,有效招聘岗位数达103.8万个、求职人数达105.9万人。招聘需求中,商务服务业、批发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提供就业岗位超过半数,销售及客户服务类、机械技工类、管理类等岗位需求量最大。
一、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情况
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全年招聘岗位数达103.8万个。
2007年全年,共有4.5万家单位通过上海公共招聘网(
http://jobs.12333sh.gov.cn
)及各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点发布招聘岗位信息,有效招聘岗位数达103.8万个,较上年增加1.7%。
商务服务业、批发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提供就业岗位超过半数。
从不同行业的劳动力需求情况来看,服务业的招聘需求最为旺盛。其中,商务服务业、批发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等三个行业提供的就业岗位,约占招聘岗位总量的55.5%(表1)。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本市对于商务服务业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商务服务人员不但要具有良好的理解沟通能力、敏捷的反应速度,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销售技巧,入职门槛并不低。
此外,本市制造业的岗位要求有了进一步变化,简单体力操作或使用传统工具为主的传统制造业岗位需求在逐年减少。以机械制造业的“老三样”――车工、钳工、刨工为例,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上海公共招聘网这三类岗位的招聘信息中,明确要求求职者具备数字化操作技能的比重达58.7%。为此,从某种程度可以说,“老三样”已经变成了“新三样”。
销售及客户服务、机械技工、管理等3类岗位需求量最大。
在2007年的招聘岗位中,需求量最大的岗位依次是销售及客户服务类(15.2%)、机械技工类(13.7%)、管理类(10.3%)。
上海公共招聘网信息分析师强调,销售及客户服务类岗位招聘岗位数量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既反映出本市社会经济发展对于这类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类人才在本市劳动力市场难招的现实。
二、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情况
劳动力市场供给略有增长,全年求职人数为105.9万人。
2007年全年,通过上海公共招聘网(
http://jobs.12333sh.gov.cn
)及各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点查询岗位信息、应聘岗位的求职者累计达105.9万人,较上年增加0.9%。
35岁以下的青年求职者约占近八成,45岁以上的求职者仅占一成左右。
从求职者的年龄结构来看,年轻化趋势较为明显,劳动力市场求职者的平均年龄约为32岁,35岁以下的青年求职者约占76.3%。
中高学历的青年求职者,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主力军。
从求职者的学历结构来看,大专学历的求职者约占36.2%,高中(含中专、技校)学历的约占40.2%,两者之和约占总求职人数的76.8%,中高学历的青年求职者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主力军。
三、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对比情况
2007年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为0.98,就业稳定度高的行业求人倍率较低。
数据显示,2007年本市劳动力市场的求人倍率为0.98,与2006年的0.97相比略有上升。
从不同行业的情况来看,就业稳定度高的行业普遍受到求职者青睐,求人倍率较低(即岗位供不应求)。比如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求人倍率为0.42,在所有行业中处于最低水平;教育行业求人倍率为0.48,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求人倍率为0.61,绝大多数机关、事业单位都属于这几个行业。这几个行业求人倍率之所以低,除了因为就业稳定度高而吸引众多求职者应聘外,岗位供给相对有限且流动性较低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劳动力市场最大匹配率为0.71,金融、教育等行业结构性矛盾最为突出。
从劳动力供求结构来看,本季度上海劳动力市场的最大匹配率为0.71,这表明约有29%的就业机会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匹配而流失。
从不同行业的情况来看,金融、教育等行业最大匹配率相对较低,结构性矛盾最为突出。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行业,最大匹配率相对较高。
股市红火带动金融业劳动力供求总量大幅度增加。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金融业共发布招聘岗位7.1万个,较上年增长15.6%。过去一年里,上证指数屡创新高,证券市场规模急剧扩大,中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层出不穷,金融业亟需各类人才。与此同时,金融业潜在的巨大财富效应也吸引了大量求职者尤其是青年人对金融业的追捧。
不过,金融业需求量最大的金融产品营销类岗位如投资理财顾问,招聘门槛似乎并不高,但却需要拥有广泛的人脉,而人脉的积累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青年人要应聘成功并不容易。
四、2008年一季度本市劳动力市场需求情况预测
上海公共招聘网(
http://jobs.12333sh.gov.cn
)于2007年12月组织开展了用户回访活动,对3000多家来自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19个行业门类的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重点了解一季度市场需求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用人单位对本市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仍有较强信心,用工需求景气状况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68%的企业表示“非常乐观”或“比较乐观”,高于去年同期的整体水平。
从行业情况看,一季度,住宿和餐饮业用工需求仍将保持较大增幅,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增长45.3%,而“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用工需求则有所下降。
从企业注册类型看,一季度,外商投资企业用工需求,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增长约17.5%,港澳台资企业同比增幅约为12.5%,未来一季度用工需求比较旺盛。
从岗位分布看,一季度,销售贸易、机械技工、管理等三类岗位的需求量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