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市癌症康复学校“自然康复疗法”使三千余人重燃希望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72

  “我三岁!”“我五岁了!”“我已经满十岁了!”一群年逾不惑的人们正兴致勃勃地“比拼”年龄。不要疑惑,作为一个健康人,应当为他们这种饱满的精神状态而肃然起敬。乐观和坚定,胜过了痛苦和无助。十三年来,在这幢位于浦东联洋社区的小楼内,癌症康复学校探索“自然康复疗法”已经使3000余名癌症患者通过康复系统训练从而走向希望。
  由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主办、教育局注册、民政局登记的上海市癌症康复学校,是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自1993年11月成立至今,学校已接收了53期教学班。学校重在帮助结束了手术、放化疗等常规治疗后进入康复阶段的癌症患者,并旨在探索药物以外的“自然治疗法”。关注患者的集体心理治疗,并把“疗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对此,有专家指出,这是探索中国模式癌症康复道路的新尝试,也是对目前医院常规治疗后的一种延续、完善和补充。
  学校不仅聘请来中西医肿瘤及心理专家讲授有关防癌、治癌、抗癌的知识,给予康复生活咨询指导;还系统传授适合患者体能、机能的科学新气功。学校里,常有生命强者现身说法,向大家作抗癌经验交流;而各类文体兴趣团队也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员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他们的乐观情绪。而“话疗”绿茶坊、中药煎煮室、美容整肤室等集体活动场地的设置,更让患者们在轻松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信心疗法、愉悦疗法、音舞疗法、想象疗法、松弛疗法等集体心理治疗。
  摒弃了“闭门造车”的康复疗养模式。学校特别注重组织学员参与各项社会活动,鼓励他们展示自身才艺,激发其拼搏精神。去年6月,各区县文化部门组织的文艺大赛中,总活跃着一群癌症康复患者的身影;10月,学校的100名学员自愿报名参加了世纪公园举行的第六届泰瑞福克斯慈善长跑;11月,部分学员代表跟随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生命之光”艺术团赴日本交流演出,轰动了当地;此外,学员们还纷纷参加了“生命之乐”音乐会、“相约2008北京奥运体育大联欢”,“自然医学与癌症康复研讨会”,海峡两岸“生命的乐章”文艺晚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人们为这种自强不息的生命激情而感动。
  有学员这样感慨:“这十多年的经历使我明白,我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癌症患者了。在攀登抗癌这座‘珠峰’的艰险历程中,我应以自身微薄的能力加入到群体抗癌事业中,为那些更需要关心和帮助的病友带去生命的美好向往,唤起他们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与他们共同奋进。”
  事实上,学校的住宿康复学习生活,使学员们从社会、心理、生理的角度,对癌症及其影响和防治都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不少人及时地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在健康状况改善、体质增强的同时,也开始更关心其他病友,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积极为社会作奉献。有学员自发捐赠“帮困助学”金,用于贴补特困患者参加学习。去年夏天,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广大老学员的帮助下,学校成功举办了十期“爱心康复夏令营”,使600多名特困学员免费入住康复学校,参与丰富多彩的康复学习和交流活动。
  市有关领导到康复学校视察,称学校“是一所锤炼生命的学校、是一座重塑希望的家园、是一处浇灌人性之美的绿洲”。不少学员在康复后还加入了为各区县新病人服务的志愿者行列。2003年,学校被列为WHO(世界卫生组织)上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合作中心实验基地,并被评为“上海最受欢迎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2004年,被列入《中国民办名校录》;2005年,被全国消费者查询中心评为“百家诚信院校”。
  在荣誉面前,学校没有就此止步。截至目前,学校在办学之余先后接待了来自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患代表团,在交流中不断吸收“他人之长”,并努力将群体抗癌这一成功的康复治疗模式推介到世界各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