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2006上海诺奖大师论坛举行 “欧元之父”蒙代尔发表演讲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28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应更多采用合作的还是非合作的博弈理论?5月19日上午,前来参加“2006年上海诺奖大师论坛”的博弈论专家奥曼和“欧元之父”蒙代尔,来到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这一主题发表演讲。
  人民币已成第四大货币
  “上海是一个富有活力的城市,是中国内地发展最快的城市。”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是“最优货币区域理论”的首创者,多次到访上海的他,对中国的经济金融改革给予高度关注,曾为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蒙代尔在演讲中介绍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美元、欧元对国际金融体系的贡献,以及人民币汇率问题。他说:“美元与人民币汇率维持1:8对中国是最有利的,如能持续10年,对中国经济发展将很有好处,不建议人民币大幅度升值。”
  在谈到关于亚洲区域货币“亚元”的一些设想时,蒙代尔表示,中国的人民币已成为世界第四大货币,其地位与日俱增,在2040年可能会超过日元。人民币可与日元、韩元、泰铢一起组成“亚元区”,与美元区和欧元区抗衡。中国连续20多年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拥有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经济环境,应当在建设亚洲货币基金会及“亚元”过程中发挥领导作用。
  大师坦言不知“三角债”
  76岁的奥曼是去年“新鲜出炉”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是以色列希伯莱大学教授,对博弈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发展了普遍使用的方法论。
  第一次来上海的奥曼谈到博弈论对经济的指导,引起了听众的兴趣。有人向他提问:中国的三角债就像您理论中的“不可解的结”一样,您怎么看?奥曼答:“我对中国的三角债一无所知,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还说,犹太人有句谚语:对一个有智慧的人来说,如果你真的不知道,你必须坦言。在今天的论坛上,英国著名货币专家、诺丁汉大学教授米泽,新加坡经济学家盖特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对上海的借鉴、从新加坡视角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从区域成功走向全球成功、金融中心建设与金融人才培养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2006诺奖大师论坛”由上海市外国专家局、上海金融学院等共同举办。“诺奖大师论坛”从去年开始举行,作为上海引智的一个品牌,将每年举行一次。通过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其他著名专家学者来沪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将汇聚世界顶级人才,为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献计献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