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正式落户上海
依托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系统的“联合国全球技术产权交易系统”5月17日在沪开通,这意味着“联合国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正式落户上海。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与资本如何实现有效对接?联合国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企业家论坛、招商会、技术转让促进会等等,但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南南合作特设局局长周一平看来,这些均不是有效途径,而“上海模式”让他颇受启发。5月17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目前所做的事情,正是我们寻找的答案。”
上海企业的技术创新之所以有持久动力,一个重要原因是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这个平台,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有偿转让和技术产权融资。两年多来,上海联交所共完成技术产权交易2643宗,成交金额达390.18亿元,其中近七成进入产业化通道;同时,各类科技企业通过技术产权的融资金额累计为1304.43亿元,有效地助推科技企业的健康成长。上海联交所的这条技术产权化、技术资本化的新路子,目前已伸向全国,国家科技部已正式将国家863项目转化交易平台放在上海联交所。
借鉴"上海模式",联合国在上海开通"全球技术产权交易系统",搭建起全球技术产权交易平台。这一平台将集聚全球的各类技术项目信息、投资信息,也将集聚起来自世界各国的企业、风险投资机构、援助机构等,共同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与资本对接建立一个市场化的通路。这个网络全球的技术交易平台,不只提供信息,还将为企业提供各国技术转让的法律咨询服务以及投资环境分析等。在联合国的协调下,国家之间的技术转让壁垒将逐步消除,企业也将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昨天,正式启动的"全球技术产权交易系统"上,已有100多个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项目上线滚动。
交易系统开通的同时,"联合国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也正式落户上海。上海将承载起服务全球的功能,同时上海的企业也将"近水楼台",在技术创新、国际并购等方面获得更大的发展。另据透露,今后,联合国还将在亚洲的泰国、非洲的南非、拉美的智利以及欧洲的土耳其设立分所,直接对接上海的技术产权交易系统。届时,上海将成为"联合国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的总部机构。
据悉,"联合国全球技术产权交易系统"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南南合作特设局、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和国际技术研究学院共同组建的,是一个向所有国家开放的技术和资本对接市场平台,旨在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提供各种所需的技术资源和各类资本,以改善发展中国家技术落后局面,推动技术转移再创新。这一平台的启动,是上海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经济合作的一次全新尝试。
联合国副秘书长素帕猜・巴尼巴迪,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冯国勤出席仪式并致辞。来自北美科瑞著投资网、马维隆集团、英国联合银升国际投资集团等28家国外风险创业投资机构代表,以及国内风险投资机构与科技企业代表参加了5月17日同时举行的"2006联合国全球南南技术创新与资本市场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