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静安:开放中获取发展新动力 今年外税总量逾130亿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35


  全市区域面积最小的静安区,发展成果却是“重量级”的:今年静安税收总收入和区级财政收入预计约218亿元和75亿元,两项指标在全市中心城区名列前茅。其中,楼宇经济保持中心城区领先地位,全区已有“亿元楼”19幢,涉外企业上缴税收总量超过130亿元,位列中心城区第一,国际知名企业地区总部和高端品牌进一步集聚,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并将进一步扩大开放,开创现代化国际城区新局面。

  “静安的活力源于开放,优势形成于开放,发展有赖于开放。未来,必须坚持用开放的思路推进静安发展。”区委书记龚德庆说,静安区这几年发展迅速,但也面临土地资源有限、经济增量放缓等瓶颈问题。寻求突破,需从开放中求得动力。

  开放的决策咨询体系,为区域发展准确定位。几年里,静安区连续组织“国际静安大讨论”,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干部群众为全区重大决策献计献策。在制定“十二五”规划过程中,区内民营企业家谈到,静安不仅要成为国际资金流、商品流、人流、信息流的流经地,还要让诸多的“流”在此聚集,由此提出“国际商务港”概念,这些建议被区委区政府充分吸收采纳。同样,围绕打造“平安城区”、“和谐城区”、“文化城区”和“文明城区”的目标,静安在做各项规划时也广纳良言。

  开放的思路为区域经济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活力。近五年里,静安新增商业商务楼宇130余万平方米,楼宇载体总量增至410万平方米,进入上海的世界一线时尚品牌90%落地静安。继梅龙镇、中信泰富和恒隆建成“金三角”之后,静安寺地区又形成“金五星”,包括会德丰广场、越洋广场、嘉里二期、1788地块和久光百货五大楼宇。“十二五”期间,静安将进一步扩大开放,提升能级:依托高品质的商业商务楼宇,招大引强,集聚高能级企业,加大高端品牌引进力度。如,嘉里二期将建成写字楼、香格里拉大酒店、会展中心和零售商场,其中一万多平方米的会展中心,可以承办国际顶尖时尚发布会。同时,静安还将创新电子商务贸易模式,加速形成成熟的专业服务市场,着力推动金融机构集聚和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

  怎样吸引海内外高能级企业、高端品牌落户?龚德庆说,“以前招商引资,采用‘人盯人,点对点’方式,成本高,效果也不一定好。要吸引企业、留住人、留住心,关键在于构建高品质的综合环境,塑造地区品牌。”

  为此,静安进一步优化区域服务环境。面对20万楼宇白领,静安不断丰富服务模式和内容。区里积极开发吴江路、巨鹿路、铜仁路等支马路的服务配套功能,供商业商务人士休闲娱乐;关注白领群体需求,探索建立社区食堂,推广楼宇服务站模式;静安寺交通枢纽工程作为国内唯一一个市中心交通枢纽工程,其二三期工程将于明年初竣工,届时可新增500个机动车泊位和2000个非机动车泊位;在绿化市容方面舍得投入,打造“上海最漂亮城区”。此外,加快建设“智慧商务港”,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整合,加大支付、信用服务、安全保障、公共服务等平台建设,提升城区智能化发展水平。同时,致力于构建更加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在区领导看来,综合环境优化了,自然会吸引高端企业和专业人才近悦远来,因为他们看重工作环境和公共服务。

  静安区还积极构建开放的人才服务体系。近年来,区里坚持吸引高层次海内外人才。去年,上海众恒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建强申报的“社会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物联网技术应用”等项目,连续两年获得区财政资助;类似这样的人才,每年都能享受静安区的扶持政策,涵盖科技、文化、艺术等9大领域。今后,对于商界领袖、社会组织领军人士、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草根”英雄等,区里都将给荣誉、给保障、给舞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