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自己动手做蛋饺、磨水磨粉、蒸糕等,沪上人家过年的“保留节目”,前些年因生活水平提高和工作节奏加快渐渐离我们远去。今年除夕第一次成为国定假日,许多市民有了充裕的时间在家准备年货。于是,他们搬出了石磨,开大了油锅,挥起了锅铲,做汤圆、炸肉圆、炒瓜子,给戊子春节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2月5日下午,记者来到银欣花园,53岁的市民金慰新正和81岁的老父亲一起磨水磨粉,大楼里几位新上海人纷纷前来观摩,跃跃欲试。来自武汉的小王才磨了几圈,手臂就酸了,她告诉记者,曾在电影里见过石磨,自己磨水磨粉还是第一次,觉得这样才像过年。金慰新说,自家磨的水磨粉,包出来的圆子吃起来味道跟超市里买的就是不一样,又糯又软,更重要的是那种感觉:和家人一起动手做,孩提时浓浓的年味又回来了。
楼里另几户人家正一起做八宝饭。刚蒸好的糯米饭热气腾腾端上来,邻居们你拌糯米饭,我放蜜枣、豆沙。不一会,一碗碗八宝饭便做好了。隔壁的高女士在家忙着做蛋饺,她说:“过年就要有过年的样子,自制年货不仅喜气,也是一种文化。”
温馨的年味又回来了,这是今年沪上许多市民的感觉。但也有人反映,现在市面上舂芝麻的石磨石臼很难买,希望厂商能填补这一空白,满足大家对年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