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和模糊字眼说不,为气象灾害分类风险等级画地图,让灾害性气象预警信号深入地铁、公交和车站。继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推出并完成6件便民实事之后,市气象局2月4日公布2008年6件便民实事――
■制订并实施“上海市全民气象防灾知识普及行动计划”。构建市民气象志愿者组织和活动体系,初步建立100名左右遍及全市的气象志愿者队伍。
■进一步改进预报用语,在科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减少“有时、局部”等模糊字眼,使预报用语更便于广大市民理解。在电视、广播、电话、网站、报纸等气象信息服务方面,创新针对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特殊服务形式和方式。
■推进气象灾害应对示范社区活动,建立基本社会组织防御气象灾害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及测评体系,提高基层防御气象灾害能力。
■开展气象灾害评估,初步绘制本市气象灾害分类风险等级地图。
■提高预警精细化水平,开展局地性气象灾害分区预警。围绕人体健康需要,逐步发布花粉、中暑等气象条件预报。
■在气象信息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的基础上,发布覆盖面向地铁、公交、车站等人群聚集区延伸,发布载体向地区级标志性建筑延伸,发布方式实现局地灾害的区域手机短信广播,大尺度重大灾害并实现预警短信全网发布制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