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1月CPI涨4.2%回落至年内最低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167


 



11月CPI涨4.2%回落至年内最低

  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公布,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4.2%,环比下降0.2%,这是今年以来CPI月度同比涨幅的最低点。1—11月累计,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5.5%。专家认为,此次CPI涨幅下跌,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涨势得到控制,但仅凭一个月的数据尚不能判断通胀形势已出现拐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1月份,城市CPI上涨4.2%,农村上涨4.3%;食品价格上涨8.8%,非食品价格上涨2.2%;消费品价格上涨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4%。全国CPI环比下降0.2%。其中,城市下降0.2%,农村下降0.2%;食品价格下降0.8%,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下降0.2%,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3%。

  据统计部门测算,在11月份4.2%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0.5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3.7个百分点。11月份CPI同比涨幅比10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影响:一是去年同期基数较高,11月份翘尾影响大幅减少;二是11月份蔬菜、肉禽等食品价格环比回落,由此带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了0.25个百分点。

  11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8.8%,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2.7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8.9%,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9.6%,蛋价格上涨4.4%,水产品价格上涨10.8%,鲜菜价格下降11.0%,鲜果价格上涨10.8%,油脂价格上涨8.9%。

  11月份CPI同比涨幅创下今年以来新低,同比涨幅不但低于5%,而且与上月相比涨幅下降不小。这是否意味着,通胀拐点已现?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醒民教授表示,仅凭一个月的数据尚不能作出趋势变化的判断。

  殷醒民认为,CPI涨幅下降的原因在于,去年下半年以来从紧的货币政策在逐步释放出作用力,“事实证明,控制住了货币供应量,还是可以控制物价水平上涨的”。他认为,11月份数据的下降,并不意味着接下来的12月和明年1月数据还会继续走低,“因为目前的货币存量还是比较大的,流动性不会很快下降,所以物价水平应该也是逐步地下行,加上临近年末,降温、年节等因素作用下,食品等大类的价格还可能会反弹”。

  数据也印证了专家这种“不能太早乐观”的看法。从食品以外的其他七大类商品来看,11月份价格呈现出继续“普涨”的局面。其中,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8%,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3.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2.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上涨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0.1%,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3%。

  殷醒民认为,短期内调控政策没有理由进行大幅度调整。近期降息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今年全年的通胀率大约在5%左右,而一年期存款利率低于这个水平,实际利率还处于“负利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