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技企业界定标准近期公布 科企履约保险贷款规模力争达10亿
在12月7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科委主任寿子琪介绍,市科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了科技企业的界定标准,为金融机构提供工作指引,该项标准将于近期公布。他透露,上海将重点创新和推广科技保险险种,基于前期试点工作,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履约保险贷款规模,力争达到10亿元规模,每年为400—500家科技企业解决融资需求。
寿子琪介绍说,近年来,市科委与市金融办、市财政局等部门一起,加快构建科技信贷、股权投资、资本市场和科技保险“四大功能板块”,搭建科技金融支撑条件保障平台。
近期重点推进了四方面的工作并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创新科技信贷产品。与浦发银行研发了基于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特点的纯信用贷产品。与交通银行合作试点了“成果转化百佳项目信用贷款”、与招商银行小企业贷款中心合作开发了“高新技术企业信用贷款”两个信贷产品。
二是开展科技保险试点。针对科技企业的特点,与保险公司共同开发、推广产品研发责任保险、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等险种,为科技企业的研发、成果转化、经营发展提供风险转移以及融资辅助等提供有效支持。2010年,会同市金融办,与保险公司和银行联合开发推出“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履约保证保险贷款”试点,这是国内首创的科技保险险种。
三是建设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平台重点集聚和整合本市科技企业和银行、保险公司、创投机构、券商、中介机构等信息资源及政策资源,建设综合性“一站式”科技金融信息服务系统,解决融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依托本市科技服务网络(包括科研服务单位、科技园、孵化器、科技金融中介等)提供相应的服务。目前,该平台正抓紧建设,计划明年一季度初步建成并试运行。
四是改革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市科委每年在科技经费中安排一定量的资金,通过“拨改投”、“拨改补”、“拨改奖”等多种方式,支持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引导和支持银行、创业风险投资、保险等各种金融资本投向科技型中小企业。
寿子琪表示,《实施意见》的制定出台,是上海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工作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市科委将促进科技信贷,完善中小科技企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挖掘、梳理各类科技企业需求,创新科技信贷产品,如探索推出针对科研项目实施的融资新产品等。同时,将发展股权融资,引导和支持创投机构加大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研究出台天使投资鼓励政策,通过持续注资的方式继续加大对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的支持力度,扩大“天使投资”效应。要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完善拟上市科技企业培育库,加大科技企业上市培育力度,推动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的科技企业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交易。完善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重点建设科技企业信息数据库,为金融机构提供客观全面的企业信息,建设科技金融咨询专家库,解决目前金融机构的迫切需求。还要强化科技企业培育和扶持力度,重点集聚市科委现有政策资源(资金、项目、人才、创新基地等)向科技企业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