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青浦区“五员”制度创农村管理新模式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66

  原先是村民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的积极参与者,现在成了政府聘任的政治思想宣传员、社会稳定信息员、廉政建设监督员、环境整治协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有了他们的热心参与,原先违章搭建、环境卫生、邻里纠纷、集体上访等棘手问题少了。上海市青浦区的“五员”制度建立近一年,在维护社会稳定、沟通民情民意方面发挥了独到作用,是对农村社区管理新模式的有效探索。
  青浦区的“五员”制度得之偶然。该区盈浦街道南横村村民自2002年以来由于土地补偿和劳动力安置等历史遗留问题多次上访,接待上访的街道干部发现,村民代表讲话有条有理,村民秩序组织得不错。他们了解到,原来这些群众多当过基层干部,其中有不少老干部、老党员,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较高,在村民中有一定威信。
  盈浦街道党工委受到启发,开始考虑如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发挥这些人的“余热”。经过对曾担任过生产队长以上职务的180名对象调查摸底和广泛听取意见,他们选取了75名年龄在65岁以下、分布在各村的老干部、老党员加以培训,分别聘为“五员”中的一员。
  去年5月,首批“五员”在盈浦街道试点上岗。他们很快成了青浦各村村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的好帮手,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缓冲和疏导作用。天恩桥村村民徐汉灿当过15年生产队长,现在是政治思想宣传员。该村村民因对征地补偿不满多次集体上访。后来,经老徐做工作,村民们不再封门吵闹影响生产,而是派5个代表和街道沟通,圆满解决了问题。徐汉灿总结说,我们“五员”的工作,就是让群众用理智、有序、妥善的方式,和政府沟通。
  据了解,在首批75名“五员”中,约半数为老党员,有34人曾经参加过上访。他们受到聘用以来,再没有一名曾担任过村队干部的村民参与集体上访,2005年盈浦街道村级上访量由1至5月的平均每月29.8批106人次,下降到下半年的平均每月24.5批41人次。一位专家认为,青浦的“五员”制度,“盘活”了现有的党员干部“存量资源”,使之成为农村工作中的“优质资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