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容环卫城管执法系统圆满完成“五一”市容环境保障工作
“五一”期间,市市容环卫、城管执法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守岗位,以迎上半年重大活动市容环境整治为重点,全力做好节日市容环境保障工作,为广大市民欢度五一国际劳动节营造了整洁靓丽的市容景观。
市和区(县)市容环卫部门由党政领导带班,实行24小时值班。节日期间(4月30日―5月6日),每天19:00――23:00全市景观灯光全部开放。为确保景观灯光正常开放,市局及中心城区市容环卫部门都安排了抢修力量随时待命。节日期间市及中心城区值班人员共计310余人次,待命抢修人员达770余人次。通过组织人力加强巡查,共发现灯光故障4处,全部予以及时修复。整个节日期间景观灯光及户外广告未发生各类安全事故。
市、区市容环卫管理部门加强管理,精心调度,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据统计,4月30日至5月6日,全市中心城区共清除生活垃圾88554余吨,日均1.26万吨,比去年同期略有上升(05年为1.18吨)。
节日期间,市、区两级城管综合执法队伍充实一线力量,加强市容环境执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城管系统共安排上岗执法人员12556人次,出动执法车辆4840车次、监察艇33艘次;巡查道路18560条,检查船舶43艘次、环卫垃圾码头12家次、散货类装卸码头19家次;教育整改各类违章27271起,整治无证设摊11708起、跨门营业、占道堆物3205起、查处非法散发小广告2855起,收缴各类小广告1221.9公斤、盗版图书1207本、光碟2300张。当场制止违章搭建318起;拆除违章建筑165平方米;清理无证横幅484处;劝导(劝离)、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40人次。各区城管大队还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重要路段和重点地区的安全保障工作,一是加强路面控管。对景点、重点路线、窗口地带、重要路段道路周边的巡查监管,以主次干道及连通道口为重点,将占道设摊、跨门营业、占道夜市、占道洗车、强讨恶要等纳入重点整治范围,增加力量、延长时间,加强控管。二是加强全面检查。对主干道、公共场所及其它重要地段的广告招牌、亭棚、公交站点等反复进行“拉网式”检查,督促各有关单位认真履行门前责任制,督促做好“三乱”清除工作等。三是严控违法建筑。继续开展拆违行动,保持整治违法建筑的高压态势,严防节日期间违法抢建,坚决杜绝新的违法建筑的产生。四是强化突发事情应急处理机制。市、区两级城管综合执法部门分别设立了城管机动应急保障队伍,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市城管热线和各区城管热线坚持24小时值班备勤,同时,加强和“110”的联动工作,确保市民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节日期间,市、区两级市容环卫、城管执法部门加强市民投诉处理工作。市市容城管服务中心节日期间加强值班力量,确保投诉热线全面畅通,同时做好12319城建热线转交的投诉的处理工作。各区市容环卫投诉热线也安排节日值班,在第一时间接受市民投诉。据统计,市容和城管服务热线共受理市民投诉519件,其中12319城建服务热线转来394件,占76%;中心受理125件,占24%。投诉受理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89%(去年受理投诉274件)。
城管执法方面投诉399件,占77%,投诉处理率81%。市民反映集中的问题是:设摊污染(229件,占44%);工地夜间施工(72件,占14%);违章搭建(41件,占8%),原因是节日期间天气晴好、人流量增多,城管执法力量相对薄弱,部分管理顽症又有反弹。
黄浦区、静安区、卢湾区、徐汇区、长宁区城管大队认真做好节前动员、部署,在各景点、景区增派人员上岗巡查,机动分队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随时随地增援各社区分队,及时处理、解决市民诉求。但总体来说,城管执法类投诉处理率偏低。主要原因是:部分区城管大队处理部门反馈市容和城管服务热线不及时,移送机制不健全。
市容环卫方面投诉120件,占33%,投诉处理率98%。各区(县)市容环卫投诉中心都能自觉贯彻“三个二”的要求,及时处理、及时反馈。徐汇区、长宁区、普陀区、静安区投诉处理部门领导非常重视,召开会议专题部署、安排专人值班,投诉处理率达到100%。长宁区、闸北区、杨浦区、宝山区建立投诉复查反馈制度,各基层单位接诉后,第一时间与相关责任部门联系,落实处理方案、及时督促整改。卢湾区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投诉量明显下降,尤其是市容环卫方面,投诉量为零,出现了近年来的最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