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12个保护区规划出台 上海原汁原味保留历史风貌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17

  数天前,当外滩6号拆除脚手架,以一个明亮的“奶油蛋糕”色亮相在市民面前时,在场的专家们却一致摇头。“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的重量级专家罗小未、郑时龄、阮仪三等最后一致开出的药方是“重新刷过”,宁可使这栋老房子看上去灰调一点,“原汁原味”一点。一位专家对记者说:“仅仅在2年前,学术界还在谈论要不要‘拆’的问题,现在谈的却是‘修’,该怎么修缮、怎么保护的问题。话题的演变显示了人们意识水平的提高。为了一处历史建筑颜色该如何换的问题集中了这么多‘重量级’专家进行研讨也可说闻所未闻。”
  确实如此,目前上海的历史风貌保护和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已成为政府管理层面的“重中之重”,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认识到,历史风貌的保护犯不得第二次错误,上海必须避免因开发商的要求或因某位官员的压力而破坏历史风貌的现象发生。
  具体落实到管理措施上,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自2004年10月起陆续出台了“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12个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规划。这是全新的领先的规划,仅仅一个规划就动用同济大学的专家300多人次,规划对风貌区内所有建筑都进行了分类,用5种颜色分为“保护建筑”、“保留历史建筑”、“一般历史建筑”、“应当拆除建筑”、“其它建筑”,根据不同分类提出不同保护要求。这样,对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保护在规划层面上就完成了。据记者了解,上海市中心600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满覆盖将在明年完成,而参照中心城区所做的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也将在明年6月完成。一旦规划完成,就杜绝了讨价还价,随意改变的机会。规划中还设计了“专家特别论证制度”,需有半数以上的专家表示赞同后方可更改规划,这样既杜绝了随意更改规划,又为规划的必要变更设定了合法有效的程序。
  当然,上海对保护历史风貌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认识和转变过程。如2002年初,当时决定将连同位于苏州河西段的上海啤酒公司在内的由一个“U”形河道转弯围合而成的场地,建成苏州河边上最大的生态绿地公园――梦清园,而上海啤酒公司的建筑将被全部拆除。当拆除工作展开时,市规划局知悉了这一情况,赶赴现场调查,立即中止了拆除作业,并最终确立了保护原则:尽可能恢复建筑历史原貌,将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重现出来,做到整旧如旧;并将修缮后的啤酒酿造车间用作“啤酒广场”,不仅使之成为上海近现代工业发展状况的历史见证,同时,“啤酒酿造历史”本身也成了一种得以延续的资源。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对上海啤酒公司灌装楼和酿造楼这两幢历史建筑的保护及修缮告一段落,这两幢“劫后余生”的工业建筑已被升格列入了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而在即将完成的中心城满覆盖规划中,世博园区域将被列为重点区域。目前在世博园范围内,共20多幢、70――80%的旧厂房都被完整保留下来。因世博而动迁的居民们告别了破旧的老式工房,转而投奔闵行区浦江镇等动迁基地的新工房,由于政府提供了极其优惠的动迁条件,绝大多数居民在回访调查中都表示“极满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