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创造教育塑造小科学家 向明中学学生获科技发明专利 七十余项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06

  刚获得“电子高压测试仪”专利的向明中学高三学生蒋晓君家里,近日电话不断。由于该项专利前景看好,全国多家企业争相要求合作。三年来,向明中学学生共获科技发明专利70余项,在国际国内科技类大赛中夺得38项大奖。在“创造教育”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小科学家“孵化器”。
  向明中学把科技创新活动当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突破口,搭建起一个立体的“舞台”。课堂内,学校将“物理学史和人文精神”、“纳米材料”、“基因食品”等引入相关学科,2000年高一年级又开出“创造课”,使科技教育成为整体教学计划的一部分;课堂外,学校投入60万元,在有限的空间里“挤”出一幢“协会楼”,实验室、自助式工作间、展示厅样样具备,使得十几个学生科技社团有了“好去处”;在评估机制上,做到科技创造教育优先,制订《向明小小专家评审细则》、《科技创造教育奖励条例》,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每年20万元的奖金也如数兑现。
  无油电热汀、电磁感应实验棒、箱式折叠自行车、微型节能烧杯、翻斗式捕鼠器……一个个专利闪烁着灵感与智慧的火花。高一学生刚进校时苦于无从入手,创造课指导老师黄曾新就用层出不穷的新点子,向他们展示科学带来的无限可能:试试用杠杆原理做一台别人没做过的秤,看看古老的日晷是不是也有定位功能。刚刚获得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称号的杨之江同学对此深有感触:“生活是发明的富矿,就看有没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乐于思考的大脑。”
  蒋晓君发现课本上就有所需的物理知识,主动提前自学了大半个学期的课程;厉俊参加国际机器人大赛时遭遇裁判不公,立刻用娴熟的英语与其理论,最终捧回大奖;王聪聪高一时研究的课题被专家一票否决,他没有气馁,继续和小组成员一起埋头苦干,半年后当上了“上海市科技希望之星”……好学、勇敢、坚强、团结,向明中学的“小科学家”们获益多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