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2006年5月经福建省委、省政府批准,同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2008年2月由农业部、国台办批准升格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日前,漳平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紧紧抓住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新形势,运用中央“支持海峡西岸和其它台商投资
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依托国家台湾农民创业园,全力策划生成“大陆阿里山”品牌,深化对台交流合作。
强化领导组织
漳平市充分发挥以漳平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常务副组长的创业园领导小组的作用,凝聚合力,集中力量办大事。运作好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及漳平台缘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强化创业园管理,协调各部门力量,为园区企业和台商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保姆式”服务。将闽台农业合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创业园工作机构的职能,确保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着重抓好工作落实,把永福镇新农村建设综合推进实验区既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列入2008年十三大重中之重项目,实行专项考察,强势推进工作。市委常委会坚持每半个月听取一次创业园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相关市领导经常深入创业园进行日常督查,市委督查中心坚持每周督查通报一次创业园建设进展情况,加快推进创业园建设。
做好规划建设
漳平市把园区核心区域建设规划定位为“一平台、三基地”。“一平台”即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平台;“三基地”即高山茶叶和花卉基地、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乡村旅游观光休闲基地。加快推进对园区核心区域永福镇发展规划以及其12个建制村规划,着手规划实施 3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及4个“一村一品”产业示范村建设,并制定集镇治理、村庄整理和村道养护方案,力争把创业园核心区永福镇建设成为省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全力加快推进永福镇旅游规划,着手做好园区上林水库休闲渡假山庄项目简介、项目建议书、项目规划等前期工作;开发园区“农家乐”旅游项目,拟定了《漳平市乡村旅游客栈服务要求》、《永福西山村乡村旅游项目工作安排表》;同时,挖掘园区核心区域永福镇起它旅游资源,并着手做好开发规划工作。完成并送审万亩农田标准化渠道建设及园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的规划设计。
完善基础设施
漳平市多方筹措投资近亿元加快推进桂月线公路(漳平—永福—和溪)建设,于2008年6月份开工;积极推进金上线公路龙岩段(新罗—永福—华安)改造,破解创业园交通难题;进一步完善园区内“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扶持园区通村道路延伸工程和高山茶园(果园)道路建设,今年以来,园区道路硬化35公里,永福110KV变电站已建成投入使用,完善了创业园输变电网络,为创业园提供用电保障;加强园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建设,建设日供400吨水的供水工程、建设万亩农田标准化渠道,完善茶园、花园的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农副产品物流基地及配套物流设施,为创业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发展特色农产业
漳平市把台湾农民创业园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和现代农业生产载体,引进台湾先进技术、优良品种和设备;借鉴台湾农会、合作社模式等台湾农业组织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模式,辐射带动
园区及周围地区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重点落实永福花卉、台湾高山茶、蔬菜等专业合作社经营机制先行。目前,创业园核心区永福镇花卉、茶叶、蔬菜三大特色产业总面积8.2万亩,其中花卉1.5万亩,蔬菜3.2万亩,茶叶3.5万亩,已成为“中国杜鹃花之乡”“大陆的阿里山”、“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最大的茶叶基地”。到2010年,力争高山茶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盆栽杜鹃花2000万盆、水果种植面积1万亩、高山蔬菜面积3万亩。创业园土地每亩产值达2万元以上,规模以上企业30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达5亿元以上,把创业园建设成为高山花园、茶园、菜园、果园,成为以新品种、新技术、高效益为特色的“效益园”,成为全国面积最大、质量一流的台湾高山乌龙茶和杜鹃花基地。
发展观光旅游
漳平大力发展创业园乡村农业旅游,建设田园农家乐休闲区和高山避暑休闲区。规划近千亩山地,建设台缘园和台缘山庄,使之成为台湾现代农业观光休闲中心、创业园乡村农业休闲旅游的服务中心,争取作为2010年海峡两岸茶博会的举办场馆。充分利用永福乡村独特的民俗文化、自然景观、高山气候以及产业特色,重点扶持一批农户,建设休闲农场和观光茶园、观光果园、观光花园,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开展创业园农业旅游规划,挖掘开发“十里花街”、红尖山、四旺、龙车、上林水库,官田的排坑水库、苦笋林尖等旅游资源,规划建设一批避暑、休闲、度假的旅游产品,建成休闲农业旅游园区。
拓展对台交流
漳平市以园区为平台,扩大对外招商引资,争取尽早在永福承办海峡两岸茶博会,推进两岸茶产业的交流与合作。热邀请台湾相关机构组织负责人到园区考察,积极促进台湾南投县与漳平市人大结成友好对子关系,进一步拓宽两岸交流合作空间。支持漳平台商联谊会与台湾茶叶理事会、斗茶协会、各种茶叶产销班进行联络,积极举办各类交流活动。2008年4月28日台湾茶协会与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联合举办首届海峡两岸茶文化艺术节,同年4月29日在永福镇举办海峡茶产业对接会,同年7月2日至3日,台湾南投县鹿谷乡农会23名茶叶专家到园区考察。今年园区新增加台资企业5家,目前意向投资3家,力争2010年在园区投资台商个体1000人以上,互访人数每年2000人次以上,在园区承办海峡两岸茶博会。
发挥品牌优势
漳平市整合提升园区核心区域里的十里花街,做好十里花街的牌楼、广告牌及参观示范点的建设,同时借力台湾阿里山的知名度、美誉度,策划好“中国杜鹃花之乡”、“国家级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品牌宣传;在园区中建设集科研、展示及市场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花卉、茶叶等产业示范园区,提升园区茶叶、花卉产业产品质量。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资格的园区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获得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的园区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15万元。力争今年内园区省级龙头企业1家,龙岩市级龙头企业8家,规模企业达20家,6家茶叶企业通过QS认证,2家企业通过绿色食品认证,1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1个产品获省名牌产品,1个产品获省著名商标。
创新服务职能
强化以漳平市领导为园区领导小组作用,同时把园区核心区域永福镇作为机构改革试点,提高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职能;成立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统筹协调园区各项建设,提供“保姆式”服务,形成“人人是投资环境、行行是招商主体”的氛围;创新服务台商机制,全力运作台商维权审判合议庭、漳平台商联宜会、漳平台缘开发建设公司及闽台缘高山茶产销合作社,打造良好的投资平台;建立对台资企业开放信贷先行机制,实施更具可操作性的优惠政策,地方银行、信贷机构优先为台商办理手续;先行在永福镇设立村镇银行,解决台商融资难问题;推进“台缘园”和“台缘山庄”建设,使之成为台湾现代农业观光展示中心,台商接待中心、会议交流中心和园区乡村农业休闲旅游服务中心。(陈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