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正声强调要以更开放心态从全局出发培养吸引留住人才 使上海成为人尽其才人才辈出乐土
“人才是上海最重要的财富”。1月2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参加浦东新区代表团审议时说,上海的科技、教育、金融人才优势,是上海未来发展的关键之一,上海要完成经济转型、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一定要把人才环境营造好。我们不仅要吸引博士、海外留学生等高科技、高学历人才,也要吸引工人、农民中的优秀人才。
26日,浦东代表团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中国人民银行总部综合部主任邢早忠代表、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樱代表、交行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崔雷平代表、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刘小龙代表都把关注点聚焦到上海人才高地建设上,建议上海以更开放的政策,加快集聚一批“四个中心”建设所急需的人才,不断增强上海的人才优势。
在他们发言过程中,俞正声不时插话,询问代表们发言中提到的难点问题,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俞正声与代表们交流时说,上海没有多少资源,土地资源有限、矿产资源缺乏。上海发展靠什么?靠对外交往方便的地理优势和认真细致的商业文化传统,更重要的是靠人才优势。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从上海发展的全局出发,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关政策,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上海历史上就是一个移民城市。新时期新阶段,上海更要海纳百川。要吸引、集聚各方人才,上海才能兴旺发达。”俞正声说,要关心人才、尊重人才,对人才特有的个性与特点要包容,不要苛求;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创业环境,使上海成为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乐土。
在26日的审议中,“公交优先”也是代表们热烈讨论、十分关注的问题。49路车队的马卫星代表对如何实施“公交优先”带来了基层司售人员的心声。
她说,降低市民出行成本、实行换乘优惠、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都是政府为民办的好事,要考虑到基层车队的操作性,一些配套服务要跟上。公交司售人员收入低,生活条件差,住房困难,很多人都居住在危棚简屋中。公交公司,年轻人不愿来,来了也要走。要做大量工作才能保持正常运营。
俞正声请马卫星代表给广大司售人员捎去他的问候,他答应春节前去看望大家,并希望全社会都要尊重、理解公交司售人员。他表示,政府正在研究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来保障"公交优先"。市委、市政府今年要研究出台公交改革的方案,要进一步突出公共交通行业的公益性,政府要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改善公交行业一线职工工作条件和待遇。
在26日的审议中,叶辛代表提出上海要以更加开放、宽容的心态,激发文化原创力,建设文化大都市。李国君代表建议成立督导小组,把"让青少年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到实处,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聂广荷代表希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文化生活。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是代表们关注的话题。常宏代表希望上海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金融信息业,政府办事要更方便企业。赵振堂代表认为,要统筹利用好上海的科技资源,发挥大型科技装置的共享利用率。袁欣代表提出,要对产业结构和企业进行重新定位,保证上海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张国洪代表建议,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创新政府管理。谢建群、胡敏、陈彬、梁庆云、李瑞阳、徐增增等代表还就中医药发展、行业协会建设、建筑市场规范、高考制度改革等话题作了发言。